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3 题号:22924029
1951年出版的扫盲教材《职工业余学校识字课本》,第一课内容是“工人”和“做工”,随着课程的深入,出现了“雾的成因”“空气和风”等内容。1956出版的《市民识字课本》,内容有认日历、认钟表、买菜、坐车等。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     
A.旨在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民B.促成了义务教育逐渐普及
C.注重与日常生活实际结合D.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为调整后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调整: 
A.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B.确保人才结构的合理
C.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D.促进教育体系的完善
2018-01-09更新 | 8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是1950~1992年我国15~64岁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数示意图。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A.人民文化水平逐渐提高B.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C.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D.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
2021-12-25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新中国在1952年开始大学院系调整,撤销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64年国务院批准的《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要求,纠正外语教育语种严重偏向的问题,注重外语语种比例,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这一变化
A.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反映了外交环境的变化
C.为中国融入全球化奠定基础D.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2020-03-04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