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河南 高三 三模 2024-05-26 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与夏商两代君主着力强化自身的军事实力以威慑诸侯的军事政策不同,西周军事制度的核心是通过政治或宗法手段控制、限制地方诸侯的军事实力。这一变化(     
A.深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B.强化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C.导致礼崩乐坏局面出现D.巩固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史记·循吏列传》开篇说道:“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以此为标准,以下汉代人物可列入循吏传的是(     
选项人物事迹
A洛阳令王涣“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B济南太守郅都“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郅都)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
C右内史郑庄“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D祭酒蔡邕“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北魏大臣甄琛指出:“今伪弊(指南朝)相承,仍崇关鄽之税;大魏恢博,唯受谷帛之输。”这反映出当时
A.大一统下商品经济的发展B.区域性市场的繁荣
C.南北商业发展的不平衡性D.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明朝中后期,有人在评论金钱时说:“兀那东西,是好动不喜静的,怎肯埋没在一处?也是天生应人用的,一个人堆积,就有一个人缺少了。因此积下财宝,极有罪的。”这一言论(     
A.讽刺了拜金的社会风气B.体现了雇佣关系的普遍性
C.彰显了心学的自我意识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太平军从湖北进军南京的路上,“不信诸神及浮屠氏,遇寺观辄火之,目为妖庙”。占领南京后,实行严格的出版管制,一切“妖书邪说”均不得买卖藏读,同时大量印刷《天条书》等书籍,要求官民仔细阅读。太平天国的这一做法旨在(     
A.满足民众的反封建需求B.践行新的文化政策
C.强化对民众的思想控制D.破除宗教神学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在1916年前后,陈独秀十分推崇西方民主,他说:“美利坚力战八年而独立,法兰西流血数十载而成共和,此皆吾民之师资。”可是到1919年,陈独秀却呼喊人们要觉悟起来,抛弃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大国推行强权政治B.列强在华的争夺加剧
C.北洋政府实行反动统治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1951年出版的扫盲教材《职工业余学校识字课本》,第一课内容是“工人”和“做工”,随着课程的深入,出现了“雾的成因”“空气和风”等内容。1956出版的《市民识字课本》,内容有认日历、认钟表、买菜、坐车等。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     
A.旨在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民B.促成了义务教育逐渐普及
C.注重与日常生活实际结合D.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