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 美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2292925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丁·路德认为,属灵的宗教与属世的生存两者之间并不能混淆。例如:做好事和行善都是属世的事情,与属灵的救赎应当没有关系。此外,对人的救赎是上帝的事情,人并没有能力进行自救。还认为,基督教的崇拜对象是上帝而不是教皇、主教和僧侣,后者不具有神性,更不具有凭着自我神化来为世人赎罪的权力。对人类进行救赎的不是教皇和教会,而只能是耶稣基督,从而把教会和宗教的事务置于政府的管理之下,避免了教会通过教权干涉政治的弊病。

——摘编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二   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它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它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自由是按法律的要求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做法律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都拥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提出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14—18世纪的500年间,欧美世界的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接踵而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吸引彼特拉克的不是什么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而是这里的世俗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古典作品为彼特拉克打开了哲学和文艺的新天地,他开始模仿维吉尔、西塞罗和塞尼加等人的思想写作,从事古典诗歌研究。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在信仰中直接与上帝发生联系,这样就使得宗教信仰成为个人的事情、内心的事情,从而使人在精神上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自由;恪守天职、勤奋节俭的新教伦理则成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精神前提;宗教宽容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背景,这种新时代背景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理性与民主政治的发展,并最终汇聚成启蒙运动的澎湃洪流。

—摘编自姜守明、洪霞《西方文化史》、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二 制宪会议的大多数代表并不真心欣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他们更关心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他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顾虑,1787年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建立一个有效的和有限的联邦政府是这部宪法的核心。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三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各个生产部门和环节存在相互联系,一个部门的技术进步会推动其他部门的技术改造。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舒小的《工业革命:从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的转变》


(1)指出彼特拉克的地位及拉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文献名称,并依据材料一归纳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家权力运作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阐释美国宪法如何体现了这一原则。
(3)指出揭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明及其发明者,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以生产动力与交通工具革新为角度,阐述工业革命对世界面貌的影响。 (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2023-04-26更新 | 8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人文主义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人文主义)的产生出现也许在于以下两点:或是对旧的社会结构的衰败进行反思,或是对新的生活形态的兴起进行尝试。当时,西欧社会内部爆发了现代英国史学家希尔所声称的“封建主义总危机”:政治制度的自我衰败之势已不可阻挡,宗教意识的信仰危机也愈来愈重,在这种情况下,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学者,对社会自身进行反省。

————张井梅《西欧人文主义思潮再认识》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人物思想主张
伏尔泰抨击教会和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材料三   “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                                                                 

————(美)威尔逊《国会政府》报告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概括人文主义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3)材料三中提到的宪法指什么?该宪法通过实行哪一制度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2022-04-16更新 | 10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汉家至德溥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

——《汉书•朱博传》

材料二   (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四   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汉、明两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材料三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依据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
2017-08-24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