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 洋务运动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2293286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阶段划分,或称分期问题,在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下表是其中两种观点:

第一种

第二种

划分依据

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阶段性作基本线索

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作基本线索

划分阶段

18401919年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开始、形成和进一步加深阶段18401895年:资本主义经济产生阶段
1919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缔造、产生、发展、取得彻底胜利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日趋没落、最后全面崩溃阶段

18951927年: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19271949年:资本主义遭受摧残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阶段

——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阶段划分与规模度量》整理

你赞同表中哪种观点或自己提出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81年,基于各种历史因素,留美幼童被清政府勒令归国,大清第一次留美教育事业夭折。清廷撤回留学生的决定传到美国,以耶鲁大学校长朴德为首的众多美国知名人士联名上书清朝总理衙门,痛陈其不当:“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人人能尽用其光阴,以研究学术,以故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论其道德,尤无一人不优美高尚。职是之故,贵国学生无论在校肄业,或赴乡村游历,所至之处,咸受美人之欢迎,而引为良友。盖诸生年虽幼稚,然已知彼等在美国之一举一动,皆与祖国国家之名誉极有关系,故能谨言慎行,过于成人。美国少数无识之人,其平日对贵国人之偏见,至此逐渐消灭,而美国人对华之感情已日趋于欢洽之地位。”……(容闳认为)“以西学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摘编自容闳《西学东渐记》

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中国“幼童赴美留学”的认识。
2024-05-15更新 | 37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何改革(变革)都是有逻辑、有对象,也是有边界的(如表3所示)。

改革的逻辑改革都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进行的-改革往往不是结果导向,而是问题导向——没有问题谁改革啊?改革的落脚点一定是问题,离开问题的改革都是臆想
改革的对象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而是“筹码阶层”。所谓“筹码阶层”,就是这样一群人:除了被施含或者占有,他们没有能力生产出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他们认为自己是一种“筹码”,可以通过讨价还价任意“卖出”自己。他们千方百计让别人付出改革的成本,自己获取改革的利润
改革的边界改革是有边界的——底线就是避免“始变终乱”,从而引发革命。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存续”,而革命的目的是为了“颠覆”

——摘编自雪珥著《中国改革史系列之人物卷》


选择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或自拟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或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6-26更新 | 42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1876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欧学生,据当时中国驻英公使郭嵩焘记载,留英学生的主要课程如下表:

时间上午下午
星期一重学/化学画炮台图
星期二算学/格致学(含电学)画海道图
星期三重学/德法与俄土交战事宜论无事
星期四重学/化学画炮台图
星期五重学/德法与俄土交战事宜论无事
星期六论铁甲船情形/论炮弹情形无事

——摘编自《郭嵩焘日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中国近代留欧教育的信息一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信息提炼准确无误;说明须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简炼清晰)
2021-10-16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