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水陆交通的变迁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 题号:229432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历史社团在研究“明代山东境内京杭大运河兴衰与文教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时,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元朝末年,山东境内的会通河段基本废弃不用。明永乐时,该河段得到重修,通航条件大有改善,漕运恢复。明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运河因黄河泛滥时有淤堵或冲溃。嘉靖、万历年间开凿了新的运河河道,疏通了会通河。至此,会通河段基本稳定下来。明清之交,战事频繁,运河失修。

——摘编自邹逸麟《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

材料二 京杭大运河带动沿线城市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人口迁居于此,如临清州“绅士、商民近百万口”,济宁州“其居民之鳞集而托处者不下数万家”。……“水陆交通,泉货聚集,实京师要会之地”,“与京津江浙互通有无,可得风气之先”。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尚文尚礼之风更甚。临清州“文教聿兴,科第接踵,衣冠文物甲于东方”,济宁州“士美秀有文,彬彬儒雅,……往来有亲睦之风,无暴戾恣睢之习”等。

——摘编自王瑞成《运河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材料三 明代山东运河区域书院增建、重建时间分布情况

朝代洪武建文永乐正统成化弘治正德
数量0022021
朝代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不详总计
数量1518001142
注:明代山东新建、修复书院共96所,其中有42所分布在运河流经州县及辐射地区。

——摘编自赵承福主编《山东教育通史》

(1)综合上述材料,从“书院”的视角,对于该课题可以得出怎样的研究结论?请你对该结论展开说明。
(2)除“书院”外,请你为该课题再提供一个研究视角。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运河与国际形势】

材料一   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上台时,就深知开凿运河的必要性,也成为他对外政策的核心。运河的建成将加强贸易并使美国海军舰队能够迅速地从-边海岸到另一边海岸,使美国海军舰队的效率成倍增长。再加上他的好友、海权论创始人艾尔弗雷德.马汉对他进行的思想灌输是关于运河的商业和战略价值。1903年,在美国的精心策划下,通过系列手段和不平等条约将巴拿马运河攥在了自己的手里。

——王子建《美国海权理论在夺取巴拿马运河中的应用》

材料二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卡特政府通过艰难的双重政治博弈,最终使得运河新约达成和批准。根据运河新约的相关规定,美国至少在名义和法理上不得不放弃对运河区的永久直接政治和军事占领,大幅度增加了所付的运河年度租金。与此同时,美国获得了长达23年的运河经营和管理过渡期。通过逐步有序的权力移交,美国规避了运河经营和管理问题上的真正失控,在过渡期结束后还有权力和资格继续负责运河的实际防务安全。

——杨建国《卡特政府在<巴拿马运河新条约>上的双重政治博奔(1977-197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美国夺取巴拿马运河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特政府批准运河新约的实质,并分析其原因。.
2022-11-11更新 | 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交通不仅是联系地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媒介,它更是历史发展的助推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运河即是出于作战需要而诞生,此后不论是中原地区发动统一战争还是对岭南等边疆地区的远征时,都曾大规模地修挖运河,以实现快速转运军队和后勤补给的目的。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南北分离的局面使得大运河成为了维系帝国统治和国防安全的大动脉。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将南方的粮食、赋税等输送到北方,为都城供给“养分”,运河因此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经济政治方面的功能,甚至催生了一批运河城市和运河文化,然而其军事上的重要性并未因此而降低,反而有所提升。

——侯杨方、陈熙《千年运河:中华帝国的军事大动脉》

材料二   诞生于北非和西亚之间广袤干旱地带的诸多文明,很快就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帝国,在与游牧民族的不断斗争中,甚至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但是,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历史舞台,还不到整个大陆面积的1/3,要想将整个地球作为历史的舞台,就必须将五大洲和三大洋联合在一起。而直到人类开辟出“海上的航线”之后,我们的世界才像现在这样属于一个整体。

——【日】宫崎正胜《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材料三   速度是交通的灵魂,是人类的永恒追求,速度的进步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快捷和高速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过,高速化成为现代交通运输追求的重要目标。高速化可显著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运输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徐飞《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运河具备哪些作用?结合所学,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开创性意义。
(2)材料二中“人类开辟出‘海上的航线’”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列举该事件的主要标志,并分析为什么该事件后“我们的世界才属于一个整体”?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人类为追求“快捷和高速”发明的交通工具。
2023-07-27更新 | 1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漕运始于先秦,最初规模有限,主要为军事行动服务。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挖运河,如吴国开凿的堰渎、胥浦和邗沟,魏国开凿的鸿沟,齐国开凿的淄济运河等。唐宋以后中央集权的运行体系日趋完善,北宋的汁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都是重要的人口聚居区。经济重心南移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出现分离的趋势,为保证京师的供给,需要源源不断从南方调运粮食,这项任务逐渐成为漕运最重要的职能。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漕运与“河海之争”》

材料二   由于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因河政废弛年久失修而到处淤滞,清政府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部分地区实行海运,并取得了成绩。但由于南方粮食生产的相对衰落,以及漕粮“改折”收银在南方地区的广泛推行,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颁布了停漕令。沿袭千年的漕运,到此终结。漕运既停,因征运漕粮而设置的各衙门、卫所等机构逐渐停革,其中的积弊亦不复存在。

——摘编自江太新、苏金玉《漕运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废止漕运的原因。
2023-12-21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