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0 题号:229484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中国古代是极其重要的事项,祭祀典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的祭祀有祭天地、祭圣贤、祭先祖等。如表所示为有关中国祭祀活动的图片及介绍。

图片介绍

北京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中国古代有“冬至日,祭天于地上之园丘”的制度,被后来中国历朝历代帝王所奉行,祭天成为统治者的专有权力

孔庙又称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传统的中国城市都有文庙,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黄帝被称为中华人文初祖,清明节祭祀黄帝包含着华夏儿女报本返始、慎终追远和民族认同的深刻意涵

宗祠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产生于周代,在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倡导 下逐渐普及化。明清社会宗族及宗祠在凝集社会力量、维持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取表中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空间都有不断的变化:由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这一“自己”与“他者”之间的互动,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占有了更大的地理空间,经历数千年,一个多元而复杂的中国文化体系终于成形。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任意一点或整体) ,并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0-07-21更新 | 38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孔子与时代

27岁孔子开办私人学校。
30岁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
36岁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9岁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48岁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
68岁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敛从其薄。”
69岁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


问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孔子人生际遇与时代之间的关系?
2019-08-23更新 | 21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协和万邦”是中华传统文化始终秉持和践行的人文取向和价值理念。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尚书尧典》

材料二   “全球安全倡议引领世界和平发展”:中华民族一直崇尚“协和万邦,四海一家”,追求天下大同,对和平的向往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与发展的珍贵。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国家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也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契合现实需要,符合爱好和平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诉求,彰显了中国胸怀天下以及在全球安全问题上强烈的历史担当。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04月25日)


(1)阅读材料一,简述尧所倡导的“协和万邦”的内涵。西周末年太史伯对“和”文化作了怎样的阐述。
(2)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感叹:“在每一个时代,政治家们都尝试着寻求和平,然而和平总是地区性秩序,从未能建立在全球的基础上。”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以“立足中国‘和’文化构建世界和平”为题回应“基辛格感叹”。(要求:层次清晰;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01-02更新 | 2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