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民族危机的加深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 题号:22949124
【中国梦】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材料一:1932年11月1日,创刊近三十年、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发出约四百多封征稿信,征求关于“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答案,由此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新年的梦想”。征“梦”活动激起热烈回响,截止到12月5日,共收到160多封答案,以下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梦”:

“中国梦”人物
对于未来的中国,也可说二十年后的中国,我以为只有三种可能局面。一是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二是沿海各地变成属地或共管区域,而内地却还能独立,不受帝国主义支配;三是中国完全能独立,印度、朝鲜也独立,帝国主义因此寿终正寝。但我只希望第三种局面快快成功。陈翰笙(社会科学研究所主任)
未来的中国,既非苏俄式的一党专政,亦非美国式的两党更替,为民治的国家,法治的国家。......
(八)未来的中国,有特创的选举法。详言之:人民皆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惟按中国敬老尊贤的文明习俗,各县人民推本地老成人为代议士,而任用青年二三人有专门学识者为秘书。......
马相伯(政治活动家、教育家)
未来的中国没有国学,国医,国术……国耻,国难等名辞。徐调孚(《东方杂志》文艺栏编辑)

——以上材料摘编自《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

材料二:毛泽东有一个20年完成工业化时间概念,他计划在党执政后用3年时间作准备,“从一九五三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由此推及,毛泽东希望在1973年左右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任务。.......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提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总任务,指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这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思绪集中在工业化和现代文化上。

——齐卫平《论毛泽东建设新中国的愿景与中国梦》

材料三:中国梦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习近平语录,节选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不同时期“中国梦”具体内涵变化的基本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3)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以“中国梦”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政府要求各地定期测绘地图,并形成“三年一报”的地图造送制度,测绘了大量区域性地图。朱元璋为掌握边防重镇的军事部署和防务情况,测绘过不少军事防务地图。郑和七下西洋进行了大量的海图测绘,发展了海上定位技术,绘制了举世闻名的《郑和航海图》。明代中期也绘制了不少海防图、江防图,地图学家们绘制了数量众多、水平较高的地图集。清康熙皇帝任用传教士采用西方测绘方法,绘制全国地图。1708年全国性实地测量正式开始,到1717年,除新疆及西藏部分地区外全部测量工作结束,朝廷将实测资料编绘成总图,即《皇舆全览图》。

——摘编自马晨燕等《对中国古代地图测绘政治依附性的评价》

材料二   近代中国绘制地图汇总(部分)

地图名称

出版、编著者

时间

备注

海国图志

魏源

1842年

既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图志体例,又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观

钦定大清会典图

清政府

1886-1899年

采用传统“计里画方”法,绘制了省、府两级地图,并绘制了具有切圆锥投影技术的全国总图

中外舆地全图

邹代钧主编

1903年

第一次民间公开出版地图集

大清邮政公署务用舆图

清政府

1903年

绘制了送递快信邮路,以及电报局的分布等,各类要素的表示均已符号化

二十世纪中外大地图

周世棠、孙海环

1906年

民间刊行四大全国地图集之一

东三省铁路图

商务印书馆

1905年

时务专题地图
民国重要矿产分布图

申报

1912年

——摘编自陈潮《中国近现代地图出版概况》等

材料三   1956年新中国国家测绘总局成立后,两局分工实施全国基础测绘,全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进入全面推进时期。到1975年全国第一代1:2.5万、1:5万、1: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除台湾省、南海诸岛和边界争议地区外均已完成,这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

——摘编自《中国测绘史》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地图绘制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地图绘制新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代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成功的意义。
2023-07-03更新 | 1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四幅图片分别是我国古代某四个统一王朝的全图。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对殖民侵略的反抗过程,也是从“华夷之辩”到中华民族的建构过程,正是同仇敌忾的反抗侵略斗争,成就了中华民族;对满族王权的反抗过程,同时也是“新民”的建构过程,将大清皇帝的子民改造为中华民国的国民。因此正如“民族国家”这个合成词所表达的那样,“民”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政治属性,她不再是一家一姓之国家,而是人民之国家;“族”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文化属性,她是中华民族之国家。

﹣﹣据翟志勇《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论宪法爱国主义》

材料三:1939年2月13日,顾颉刚发表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掀起“中华民族”性质的大讨论,参与其中的著名学者不下十余人。顾颉刚认为,“民族”是“在一个政府之下营共同生活的人”,而中华民族实则就是中华民国的全体国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巩固中华民族理论构建成果的同时,形成“民族平等”的政治话语。但至20世纪80年代,“民族问题”再次成为国家治理的客观问题。曾经参与1939年论辩的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学者们一致认为,该理论“将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把汉族的研究与少数民族的研究结合起来,对中华民族构成的全局和中国的民族问题作了高层次的宏观的新概括”。


(1)依据材料判断四幅地图分别属于哪个朝代?根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前期推动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
(3)简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提出的原因。
2022-05-25更新 | 4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清末社会主流思潮】

材料一   20世纪初年,资产阶级的民权宣传盛极一时。当时几乎所有的进步报刊都抨击封建专制,介绍西方制度,鼓吹开民智、兴民权。1901年,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论证了君主立宪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休的历史必然性。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后,封建官僚中也开始出现了立宪要求。1904年,驻法公使孙宝琦上书政务处,强烈要求仿效日本及英德,实行君主立宪,朝野为之轰动。

材料二   1905年宣布废除已行千余年之科举取士制度后,进入新式学堂和出国留学的学生更与日俱增。大批富于政治敏感的青年一经接触西学、新学和资本主义的新天地、新气象,多数人的世界观就发生了巨大变化,纷纷离经叛道,成为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思想观念的信徒,成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不少拥有秀才、举人头衔的人则开始了从封建文人向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转化。伴随着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产生,日本的留学生运动和国内以上海为中心的“学界风潮”互相激荡,革命团体、革命书报不断涌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郭汉民《论清末两大主流思潮及其相互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清末两大主流思潮出现的相同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末两大主流思潮的主要主张及其共同影响。
2024-03-22更新 | 2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