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4 题号:297409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明确提出了世界已形成两个平行市场的论断。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瓦解,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立的局面,而这种阵营对立的经济结果就是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相互对立的市场。他还特别乐观地对两个市场的前途作了判断,提出了以社会主义市场逐步包围、蚕食资本主义市场的思想,认为在总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市场是不断衰败和缩小的;而社会主义市场是不断繁荣和壮大的。

——许新、陈联璧《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

材料二在新世纪初,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游离世界市场经济大潮之外,也不能盲目汇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而是逐步提高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全球化进程的自觉性,从而使自己更具有科学性、主体性和创造力量,以其优越性吸引世界人民。

——彭树智《简说世界当代史》(2007年)

(1)分析材料一中斯大林提出“世界已形成两个平行市场的论断”的国际背景及其目的。

(2)指出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及产生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2019年是北约成立70周年,美欧之间、欧洲内部之间博弈更加激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次大战后,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也的的确确需要美国。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尚未从二战期间的“恐德症”中恢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山姆大叔的肩上。应该说,这时的西欧急需美国为它“壮胆”。

——苏惠民《解剖美欧关系》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欧洲一体化被提上日程。英国认为超国家机构会影响其与美国的特殊关系,降低其国际地位。鉴于社会普遍视欧洲为战乱和冲突的根源,英国政府仍把英国和英联邦及殖民地放在首位并宣称:“我们的事业和利益远在欧洲大陆之外。”20世纪50年代末,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远高于英国,联邦德国和法国相继成为西欧第二、第二经济强国。英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潮,英国对英联邦国家出口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相反,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的经济比重却不断上升。1973年,英国最终加入欧共体。

——魏飞《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的演变》

材料三   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与欧洲盟友承担的责任必须是平衡的。例如,2014年的北约峰会曾通过一项决议,即2024年之前所有成员国将把防务开支上调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而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要求欧洲立即行动,而不是拖到2024年甚至更晚。对于欧洲而言,这种强制的方式很难接受。美国希望把北约的防御范围扩大,例如将网络攻击等虚拟世界的安全挑战也纳入北约的安全框架,同时突破地理限制,让北约担负起亚太地区安全挑战的应对。但欧洲并不认同将北约防务目标全球化,它们认为北约仍是一个区域性的安全组织,应主要解决欧洲的安全问题。

——彭拜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结合史实,指出美国是如何“拯救”西欧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结合史实,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美之间在“北约”上的主要分歧。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2020-09-08更新 | 2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5月,俄罗斯等国签约成立欧亚经济联盟,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由俄罗斯领导的欧亚大陆共同体。美国警惕俄罗斯想要实现欧亚一体化的企图,不愿意乌克兰成为俄罗斯势力范围的一部分,帮助并公开支持乌克兰亲西方的反对派领导人的抗俄行动。乌克兰成为美俄地缘政治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前冷战对手又开始了新对抗。回顾历史,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20号文件就明确:“鼓励和促使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于苏联的实体;鼓励和促使东欧卫星国摆脱苏联的控制和影响;加强苏联势力范围以外国家的亲美倾向;让美国公众充分了解并认识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使他们支持美国必须采取的相应措施;做好一定程度的军事准备,建立重要的物质储备,当战争一旦无法避免时,立即投入作战,并为全面动员打好基础。”当时,北约就为自己定下了“挡住俄罗斯”的任务。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3》、中国新闻网2014年9月10日报道

材料二   早在冷战时期,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就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之间,如果他们想要达成协议的话,就必须分清:那是你们的势力范围,而这是我们的势力范围。”当时,苏联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从而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3》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决心“挡住俄罗斯”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苏联在东欧建立“势力范围”的主要目的和表现。以史为鉴,你认为在处理乌克兰危机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2021-08-31更新 | 1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   二次大战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援助欧洲盟国恢复崩溃的经济,同时对抗他们眼中苏联板块对欧洲的渗透和威胁。斯大林对此提出了一个针锋相对的计划即莫洛托夫计划,它的具体载体是1949年成立的经互会。经互会内部各国实行产业分工和计划协调,加强经济合作,后期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这样一个独立于西方的苏联领导的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形成发展起来。中苏关系恶化期间,中国指责该体系是一种中心一外围关系,是一种苏联为中心剥削外围国家的关系。但实际上苏联在出口机器换取各国工矿原料的易货贸易中获利有限,而且日益成为自身的经济负担。80年代后,排斥市场竞争的经互会因缺乏国际竞争力而发展艰难,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经互会宣布解散。

——摘编卢志源《论苏联在经互会中的得与失》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互会形成的背景和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互会最终解散的原因。
2021-05-05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