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 巴黎和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7 题号:33394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   (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之下割给别国。”
——摘自《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德国的财产还要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卵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于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
——摘自《历史教学》1980年第2期
材料三 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他说: “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苦难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
——摘自《世界史》
回答:
(1)材料一种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实质是什么?结果怎样?
(2)你如何理解材料三克利孟梭的话?试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说明。
(3)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征。
【知识点】 巴黎和会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12月14日,顾维钧抵达巴黎。大会前,他特地去了巴黎郊外的华工墓地。顾维钧在大会上承认中国的确在1915年和1918年签订协议,许诺日本将得到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但当时是被迫的,因此不应该履行。按大会所接受的民族自决和领土主权完整等威尔逊的原则,中国有权要求收回山东权益。他的辩词“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轰动了整个巴黎以至欧洲。

——摘编自《顾维钧回忆录》

材料二   1919年1月18日是普鲁士王国宣告成立纪念日,也是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的纪念日。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凡尔赛宫镜厅又是威廉一世皇帝即位的场所。这样的时间、地点的选择,固然雪除了法国在历史上蒙受的耻辱,但是它又给德国打上了耻辱的烙印。巴黎和会强令德国对协约国提出的和约不得进行口头谈判,不得有任何保留。协约国的赔偿要求更是对德国极尽搜刮之能事,大大超出了德国的国力,为保障支付赔款的种种措施还使德国丧失了大量主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及其条约的特征和影响。
2021-05-10更新 | 15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巴黎,曾经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角逐舞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3年11月2日,也就是《巴黎和约》签订的2个月后,美国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发表“告别辞”:“我们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而且战争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想到这一点只能激发起我们的惊叹和感慨之情。而美国军队在长达8年的时间内几乎忍受了所有可能的痛苦与挫折,他们所代表出来的无与伦比的坚韧精神正是一个永恒的奇迹。”

——引自《大国崛起·美国》

材料二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对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政策。英国虽然支持欧洲联合,但不愿意直接参与。1948年,英国提出“三环外交”构想,将英联邦、美国和联合起来的欧洲作为英国外交的重要三环,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西欧6国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即《巴黎条约》)。……上世纪60年代,英国三度申请加入欧共体,但在1963年和1967年两度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否决。1969年12月,欧共体六国决定同英国展开谈判,并于1972年1月达成协议。1973年1月1日,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人民日报》,2016年6月25日,《英国与欧盟的那些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3年签订的《巴黎和约》的主要内容,指出“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最终达到了什么“战争目的”。并简要概述和约签订地所在国在这场战争中的立场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19年的和约”的名称及主要内容,并指出“1919年的和约”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951年没有签订《巴黎条约》的原因。结合20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和欧洲的经济形势,分析英国“三度申请加入欧共体”的原因。
2020-03-30更新 | 1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孤立主义思想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的文化传统,对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自开国以来,美国即奉行以孤立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外交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93年4月英法战争爆发期间,华盛顿发表《中立宣言》,宣布对交战双方“诚心诚意地”采取“友好和不偏不倚”的政策,严禁美国人以任何形式参与、帮助或支持交战双方的活动。1807年、1809年杰斐逊总统颁布封港令,禁绝对英法两个交战国贸易,美国商业陷入非常紧张的状态。

1823年12月门罗发布国情咨文,即《门罗宣言》:第一,反对欧洲国家继续在美洲夺取殖民地;第二,不干涉原则:欧洲列强不得干涉美洲事务,美国也不干涉欧洲事务;第三,美洲体系原则。即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1918年1月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是“威尔逊主义”的集中表述。威尔逊主义第一次明确提出美国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奠定了整个20世纪美国外交战略的根本指向。威尔逊认为“一个新的时代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个时代,情况似乎是,我们必须领导世界。”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以遏制苏联“极权政制”为主要特征的总构想,他强调“全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如果我们在起领导作用方面迟疑不决,我们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且一定会危及本国的繁荣昌盛。”此即“杜鲁门主义”,它规定了美国在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总体方向。

——以上材料均据岳西宽《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1)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所谓“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实质及其总体发展趋势。
2020-10-15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