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249 题号:335372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1920年前后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谈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环境时表示“制度环境不断完善和社会大局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保障,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完善,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局面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 保证我国社会和谐、政局稳定的民主政治制度有哪些?
材料三: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历史事件。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表现,及中国多边外交逐渐活跃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把封闭古老的中国推上了近代的征程,从此揭开了中国近代的用之,因而在沉闷宁静的思想界掀起了阵阵波澜。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之——洪仁玕,为了巩固太平天国的领导政权,写下了政治巨著《资政新篇》,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努力寻求拯救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途径,为中国寻找民族独立和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摘编自《浅析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材料二   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政治成果,防止袁世凯上台后倒行逆施搞封建复辟,南京临时政府迫切希望制定一部国家根本法来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明确规定人权“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并在第二章“人民”部分规定了广泛的权利就权力分立与制约原则而言,《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试图建立一个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韩大元《辛亥革命与宪法学知识谱系的转型》


(1)拫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洪仁玕创作《资政新篇》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临时约法》的意义。
2017-11-18更新 | 6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2】“吏治清明”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更是中国共产党不懈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讲话中要求:反腐败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标本兼治,更要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令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严设科禁……上许之。”贞观十八年,太宗本人对当朝重臣做了精当评价,其中,杨师道     “性行纯和,自无愈违”,岑文本“性质敦厚”……戴宵性贞正,死时“宣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
(永徽三年)政府颁布《唐律疏议》: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
——王春瑜《中国反贪史》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监察制度的国家之一,自秦汉就开始有了专门的监察部门。然而腐败却并未因此有所收敛……最后的结果,则是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在大面积不可救药的腐败中垮台。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帝国的反腐倡廉治标不治本,也不可能治本。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材料三       中国(古代)也有宪法,一个是君权,一个是考试权,一个是弹劾权。到后来有些不好,便渐渐发生弊病了。……这个五权宪法,就是我们把全国的宪法分作立法、司法、行政、弹劾、考试五个权,每个权都是独立的。在行政人员方面另外立一个执行政务的大总统,立法机关就是国会,司法人员就是裁判官,和弹劾与考试两个机关,同是一样独立的。
——孙中山《五权宪法》
材料四     民主是腐败的天敌。1947年,黄炎培到延安考察,谈到“其兴也浡(勃)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率。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光明日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防止官员腐败的举措。
(2)例证材料二中“秦汉就开始有了专门的监察部门”, 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中国封建王朝反腐倡廉治标不治本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以唐朝的制度为例,说明材料三中“考试权、弹劾权”是如何实施的?分析孙中山希望如何通过“五权宪法”来防止专制和预防腐败的?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跳出兴亡周期率”新中国在建国初期确立的三大政治制度。
(5)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中国历代以来反腐败举措有何特点?
2015-07-28更新 | 19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不懈追求,推动20世纪的中国不断出现新的面貌,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新面貌一:中国第一部民主宪法诞生。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七条人民有请愿于议会之权。

第八条人民有陈诉于行政官署之权。

第九条人民有诉讼于法院受其审判之权。

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1)依据材料,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

新面貌二: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九·一八”到日本投降期间,日军出国作战共伤、病、战死287.4万人,其中198.4万人是死在中国战场上的(相当于总数之69%)

——摘编自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

抗战期间,中国对日、意、德法西斯三国宣战,并宣布废止与三国的一切条约。同时还促使美英等国放弃治外法权。1942年10月10日,蒋介石宣布,美、英等国已“表示愿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列举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主要会战名称。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回答,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新面貌三: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开始了全面的民主建设。

中国曾出现过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注:分别指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和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但都没有最终实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政治制度的建设,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2018-02-10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