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83 题号:3555334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英国的历史哲学家汤因比博士说“能够帮助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孔孟的学   说,”据此推断,汤因比最有可能推崇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C.兼爱,非攻,尚贤
D.君子学道则爱人
2019-03-17更新 | 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战国时代的纵横家,鼓吹依靠合纵,连横的活动称霸,或者建成“王业”,他们宣传:“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纵横家提出以上主张的原因是
A.维护分封宗法秩序的需要B.兼并战争发展的现实要求
C.政治改革运动引发战争不断D.争霸形势出现势均力敌局面
2020-10-21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商鞅认为一教则下听上,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教育。这主要反映了商鞅     
A.力图建立并维护专制局面
B.主张统治者要有民本意识
C.重视教育和法治的统一性.
B.竭力提高民众的法治观念
2017-09-26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