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科技成就 >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影响和兴衰原因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9 题号:3722627

科学,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透过科学,我们能够管窥各国文化传统之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商朝关于日食、月食的记录、哈雷彗星的记录;《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定的药典;……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曾经起过巨大的影响。

——李建国《自然科学简史》

材料二“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举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

——中国化学家张准(1924年)

材料三1956年,我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和今后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获得发展完善并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科技成就。

(2)概括材料二所描述的历史现象。国人重视“科学本体”开始于20世纪初的什么运动?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的重大成果。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元、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三个时期科技发展的特色。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
材料二 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
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和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再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不能引用材料中的史实)。
(2)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
(3)科技在西欧和中国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
2016-12-12更新 | 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 的美学风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改历,除了改变年月日推算所必须的天文常数外,同时还要深入到日月食和行星运行等问题。所以,中国古代颁布的历书,不独有明示气朔的位置,通常还要网罗日月五星的各种问题。

——陈遵妫《中国古代天文学简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历法制订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中医的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建立在“阴阳”互补、“五行”生克和《周易》的“天人合一”说的基础之上……数学中有“天元术”,论述了设立未知数和列方程的步骤、技巧、运算法则,以及文字符号表示法等……农学中有一个被人们称作“三才”的理论,它的中心内容就是以农作物为中心,归纳总结和论述有关农业生产的三个要素一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杨永清《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刍议》


(3)依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结合中医、数学和农学中的任意一个领域的成就,说明其对于社会生活或生产的作用。
2020-02-10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雕版印刷始兴,长安、洛阳、江南、四川等地成为印刷业活跃的中心。除了寺院刻印佛经之外,大部分是民间坊刻,已经出现了一批以印卖历书、诗文为业的手工业者。宋代中央和地方政府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民间印刷十分活跃,形成了汴京、杭州、福建、四川、江西等几个印刷业较集中的地区。私人刻书以诗文集最多,还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其他印刷品有称为“交子”、“会子”的大量纸币,作为运销交易凭证的“茶盐引”及民间的印契、版画等。雕版技艺更为精良,书籍的印刷质量达到历史高峰。明清时期官、私印刷活动兴盛,仍以雕版印刷为主,雕版套印技术不断成熟,刻书的种类和数量更加多种多样

——摘编自张树栋等《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外国传教士和商人进入上海,为传播福音,创办报刊,传入了西方的活字印刷术。国人受到西方科学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也纷纷设立出版社、报馆,传播西方新知。因出版事业有利可图,上海新开设之书店如雨后春笋,均采用西法印书,上海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出版中心。到了19世纪70年代前后,多数中文报纸已经改用铅字印刷。差不多在19世纪80年代,金属活字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韩琦《晚清西方印刷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等

(1)举一例说明唐代的雕版印刷业的主要成就,据材料一可知宋代印刷业有何新发展?

(2)近代以来,西方传入的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取代了传统印刷术并得以广泛应用。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结合中西方活字印刷术在中国的应用情况,说明新技术的应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18-01-28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