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9 题号:3863304
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导致明朝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生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从15世纪30年代起,(明朝)政府正式取消了用银的禁令,大部分支付都用白银。当时大明宝钞还在发行,民间则使用白银支付,在纸币贬值的情况下,民间用白银来保存自己财富的价值,对于白银的需要,超过商品流通对于货币的正常需要。……白银货币化使得明代国家的货币垄断权受到削弱,中央集权专制国家的经济控制力严重弱化,明朝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专制王朝拥有的资源更多地让位给市场。
——陈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社会影响》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和荷兰也开始把西班牙白银运往东方。1601—162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运出75万英镑的西班牙白银(约合250万杜卡特)到远东,多数流入中国;崇祯十年(1637年),该公司船只首次到达中国。“没有卖出一件英国货,只抛出了八万枚西班牙银元。”
材料三 苏州府吴江县的盛泽镇原为一个荒村,弘治初年居民也不过五六十家。正是在这一时期,居民开始从事丝织业。至万历、天启年间,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巨镇。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说道盛泽镇的繁华:“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养蚕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那市上两岸稠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政府货币政策的变化。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论述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不同时期的外交有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从朝贡外交向现代外交转轨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朝贡外交走进历史博物馆同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头上分不开,也就是说,是不平等条约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情愿地接受了现代外交。

——《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历史进程》

材料二   1911年12月南方各省代表集于上海开会,研究筹组新政府,谈论国旗问题。五色旗原为清朝海军的将领旗,参会代表认为其符合中国文化五行之习惯、以五色代表五族联合成大共和国之至德。且外国人视五色彩旗为虹旗,虹现而雨霁,虹旗出则象征一扫旧制度之阴霾等诸多原因,最终确定以五色旗为临时国旗。一面旧旗被赋予了新含义。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不平等条约对促进中国的外交近代化所起的建设性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解释“旧旗新含义”。
2018-12-09更新 | 1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第一次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理由

材料二   (1792年)马戛尔尼希望与帝国政府就通商贸易的若干问题达成协议。协议事项包括:开放新的贸易港口,取消广州通商的种种限制,向北京派驻外交使节,……帝国政府一口回绝了英国使节的全部要求,……

——《1750—1950年的中国》


(2)指出材料二中马戛尔尼的要求所反映的当时世界和英国的经济特征。试从经济政策的角度,分析清王朝拒绝英国通商要求的原因。

材料三   关贸总协定于1972年驱逐了蒋介石的代表,正式邀请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有关部门决定暂不加入关贸总协定,以后视情况发展再定。……今天,我们却发现,中国是如何突然和固执地从本国迈进世界的门槛的。经过了长达15年的谈判,在2001年11月10日,中国真正意义上融入国际社会。

——《中国“入世”十周年》


(3)依据材料三,指出现代中国对世界市场的态度有何变化?试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就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020-09-21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许多国家,纷纷鼓励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为增加出口额而给予手工工场以扶植,包括政府津贴、授予特权、国家订货以及提供修路、疏河、建港等方便商业流通的条件等等。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和中国各自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说明西欧和中国不同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自己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化征程……1949—1978年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中国开始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
——摘编自中国网《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
材料三 1978—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特点并分析这种特点的成因。
(4)结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纵观经济发展的情况,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016-12-13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