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56 题号:4076343
有学者曾赞美先秦某作品:“你看,那是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像和情感的缤纷世界。……主人翁却是这样一位执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该“主人翁”的原型最有可能是
A.庄子
B.墨子
C.屈原
D.李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
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C.荀子的"止争息乱"说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
2019-04-05更新 | 2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有学者指出:“(战国)诸侯莫不好霸道而斥王道……放纵天下之士坐而论道,择善而从……诸侯国君虽然不能对诸子思想兼收并蓄,但让天下之士拥有了思想自由。”材料认为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A.诸侯以士人论道来掩饰争霸野心B.诸侯国君选择了不同的称霸方式
C.诸侯争霸提供了思想发展的空间D.天下之士都向往拥有思想的自由
2018-11-17更新 | 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3】《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
A.兵广粮足B.民以食为天
C.克己复礼D.诚信第一
2014-12-09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