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含义及兴起的背景、目的和代表人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6 题号:4079228
罗荣渠在论述中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从表面上看,清室的退位似乎使以改革政治体制为主体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失败了,事实上民国初年的共和政治正是仿效西方方式以争取民主建制的斗争的继续。”材料中“三次现代化努力”指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一清末新政
C.戊戌变法一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一义和团运动一辛亥革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下列属于后者的是
①洋务企业兴起
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③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④小农经济的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05-21更新 | 8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自强工业化运动首先关心的是国防,因此国防和军用工业的发展首先受到关注,紧接是直接支持军备制造的重工业,纺织厂及其他轻工业则较晚出现。上述工业化进程
A.借鉴了西方近代国家工业化的经验B.是“内忧外患”形势下的主动自救
C.使近代民族工业的轻工业发展薄弱D.保护了国内消费市场免受外来入侵
2021-12-31更新 | 2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加试题】“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洋布、洋米而外,洋铁最为大宗。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此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C.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张之洞的《筹设炼铁厂折》
2019-01-15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