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启蒙运动 > 理性时代的到来 > 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和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1 题号:4855945
新文化运动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但是否是“启蒙运动”历来多有争论。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引发的深重的文明危机不但在西方让人猛醒,也激发起中国人反思晚清以来被看作楷模的西方文明的破绽,从而引发对本土文明的自觉。民国初年时政败坏,更令人怀疑西方制度与价值观。……这一运动之反传统、“反封建”的显赫持征,其最直接的动因来自反复辟,同袁世凯称帝、把孔教写进宪法有着直接联系。

——方维规《何为启蒙?哪一种文化?》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们试图用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想来改造中国人,而这其中的核心思想被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凝练为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一个是瓦解封建旧思想的破坏者,另一个是在中国建立新思想的启蒙者……民主消除了封建帝制,描绘了共和国的蓝图;科学融化了愚昧,撕碎了三纲五常的旧道德。

—黄大鹏《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与文学对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启蒙及反思》


材料三(欧洲的启蒙运动)是拒绝外部世界的影响、控制的独立而客观的态度,是知识分子面对世界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话语,并不带有非个体的群体、国家目的。……(新文化运动)最终是介入政治秩序、借助政治权利实现社会目的的政治行为,带有明确的社会目的,是政治的伦理化和伦理的政治化的交融混杂。……(启蒙运动基于)科学理性让人们从上帝、权威以及传统生活习俗规范之下挣脱出来。……(新文化运动)却缺乏一种科学理性的精神。刚刚走出科举制度的中国知识分子显然没有足够的科学理性。他们的“科学理性”只是停留在语言上,至多只是一种外向的传统批判和现实批判,却并不是指向其内部的自我价值建构。……在自身尚未启蒙的情况下,五四新文化提倡者就急于对社会进行启蒙,从而导致了急功近利的非启蒙心态……因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尚未完全展开就分化、变异了。陈独秀很快转向政治,背离了他最初的誓言。

——王学谦《启蒙者的非启蒙心态——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性局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与材料三争论的焦点,你更倾向于哪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欧洲近代历史上,有两次伟大的思想运动,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是启蒙运动的前奏和序幕,启蒙运动是规模更大、更深入和更彻底的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材料一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摘自岳麓版高中教材

材料二   马克思在评价文艺复兴时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他们效劳,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的服装,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

材料三   “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构建民主与科学的美好时代”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18世纪欧洲

材料四   ……为此,提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什么?材料二文中“久受崇敬的服装”具体是指什么?

(2)据材料一,概括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条件。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4)据材料四分析是谁的观点,并举出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其他代表人物

(5)请指出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2018-11-12更新 | 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近代科学的兴起促进了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又极大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在1687年发表了一部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书中他根据大量的数学上的证据提出了引力的法则。按照这个法则,“宇宙中的每一个物质的颗粒都吸引其他每一个颗粒,其吸引力的大小与二者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而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例。”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伟大的发现,它一下子揭开了宇宙的面纱,把它的秘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在牛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及社会的永恒的法则。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牛顿的研究成果为启蒙思想家们提供的思维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启蒙原则的法律化,某些立法原则在《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中变为现实。从长远观点看,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思想最终导致了教会与国家的分离……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体现的启蒙思想原则。请围绕“启蒙原则的法律化”这一主题,结合《法国民法典》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阐释要求:紧扣主题,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2023-03-21更新 | 1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众对于传统的态度能够反应社会的活力,一个社会反传统的力量越强,社会就越开放,创新能力也就越强,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也就越快。反之,社会就显得保守,创造力低下,发展趋于停止。                  

——《对待传统文化的现实态度》


结合近代西欧与中国思想发展历史评述材料三作者的观点。(要求:史论结合,辩证地论证)
2018-10-17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