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1 题号:701146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众对于传统的态度能够反应社会的活力,一个社会反传统的力量越强,社会就越开放,创新能力也就越强,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也就越快。反之,社会就显得保守,创造力低下,发展趋于停止。                  

——《对待传统文化的现实态度》


结合近代西欧与中国思想发展历史评述材料三作者的观点。(要求:史论结合,辩证地论证)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预占”是夏、商、西周三代宗教迷信的重要表现形式,特点是认为神灵拥有最终与最向的决定权.反映的是人对上天的完全屈从、把人的一切都交由上天来决定的观念。春秋时期的人们已经不完全相信预占了,出现了所谓“卜以决疑,不疑何卜”(《左传·桓公十一年》)‘圣人不烦(频繁)卜筮"(《左传·哀公十八年》)等说法。而且在各种预占中,用人的言行等自身因素来进行的预占,大大超过了龟卜与筮占,成为春秋时期预占的主要形式。这股重民的社会思潮主要有两种基本观念,一种基本观念是民神并重之论,另一种基本观念是更多人提出的民重于神之论。民开始普遍地受到重视,出现了一股普及于当时各国的重民社会思潮:主张不仅要从情感上,而且要从政策上真正地关切人民;既要用德义教化人民,还要厚其民生,给人民提供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

——摘编自黄开国、唐赤蓉《春秋时期思想文化的转型》

材料二   文艺复兴在近代西欧观念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少开明的学者立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现实,基础。发展出一种以“人和人的价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使欧洲的“神文主义”观念不断受到猛烈冲击。他们通过各种形式赞扬人性的伟大,歌颂人生的世俗价值,强调自由意志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最大杰作,进而在政治上反对压抑自由意志和个性发展的封建主义。尽管此时的“人性”“自由”等观念具有抽象性,但仍能唤起和集结各阶层的力量,从而成为西方近现代思想观念的基石。

——摘编自董小燕《近代西欧观念变革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夏、商、西周时期相比,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实现了怎样的转型.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成其转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文化观念变革的主要内涵及意义。
2021-10-11更新 | 1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女性发型是女性特征的象征。解开头发,就有了色情意味……如果在自己家里这样,倒是无所谓的。可是在私人领域以外,就得把它藏好。因为他就好像承载着家庭的秘密和神圣,这些都与别人无关:裹好的帽子、包紧的头巾将它保护起来,避免男人淫荡的目光和陌生人猥亵的好奇。

——[]罗贝尔·福西耶《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

材料二: 装饰品中使用最多的是假发。它往往是用白色的或黄色的蚕丝做成的。……人们所要求的理想的头发的颜色,不论天然和人工的都是金黄色。因为人们认为太阳光能把头发变成这种颜色,所以许多女人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都会整天在露天中度过。……乡间妇女也在这方面和城市姊妹们争妍。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三: 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

——邢来顺、李富森《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对头发及装饰的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不同看法的原因。
(2)材料二中路德的思想,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哪两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思想的政治影响。
2023-03-03更新 | 1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60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等发起建立了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即皇家学会。皇家学会的成立,是英国理性思想和科学精神最形象的反映。16世纪,英格兰经历了宗教改革的胜利以及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强盛,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民族国家如旭日东升。在政治上倍觉民族自豪的同时,英格兰民族也感到必须强调自己文化上的与众不同。英格兰人认为理性和科学更能表现他们的天赋。伦敦皇家学会的设立宣告了现代科学的兴起,将科学提升到职业声誉的顶峰,并实现了制度化。在与欧洲大陆诸民族争夺民族声望的时候,英格兰非常强调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因为他们明白这是和其他民族进行文化竞争的武器。正是由于科学对英格兰民族认同具有显著的意义,因此英格兰人对科学研究心怀敬意,进一步促进了科学的全面进步。

——摘编自洪霞《皇家学会和近代英国科学精神》

材料二甲午战败后,维新志士认真分析时局,形成了“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的变革思路。造就“学之群”担当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成为他们的共识。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等人将创兴学会之举付诸实践,于是有了强学会的率先降生。戊戌时期的学会乃西学东渐之产物。正是通过西方“学会”这面镜子,维新志士逐渐知晓了近代学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尤其意识到学会与学术发达、国富民强之间的关联,进而从观念上突破了西人之强在于“坚船利炮”、“工商实业”的窠臼,而直指“学以致强”的事实,为创兴学会奠定理论基础。

——摘编自杨卫明《晚清社会与中国近代教育学会的发轫》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皇家学会成立的背景及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学会创立具有怎样的特点?

2018-05-02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