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0 题号:117637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重回西方,打破基督教对文化的垄断,引发了十二世纪文艺复兴,而十二 世纪文艺复兴是在原有的、旧的精神框架里去复兴;相比之下,意大利文艺复兴则是重建新的 精神框架,要恢复古希腊、古罗马那种以人为中心的世界,从长远看,这个目标实现了;但从 文艺复兴运动本身看,并没有完全实现。他们只是开了个头,后续还有大量的工作要通过其他 运动完成。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欧洲在 15 世纪中叶进入了地理探索的新时代,葡萄牙作为先锋,占领了非洲的战略 飞地,开启了这一时代。其他几个欧洲强国也在航海家的帮助下,走上了同样的海外扩张之路, 在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建起各自的殖民地,欧洲强国的权力和影响力扩张到了它们做梦都想不 到的地方。

——(西)胡里奥《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新的精神框架”的实质。结合16世纪至18世纪的史实说明材料中的“从长远看, 这个‘目标’”是如何实现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葡萄牙作为先锋,开启了这一时代”的标志。结合所学分析15至16世纪欧洲强国的扩张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时起,丝绸之路就作为一条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在随后历史上的各时期发挥着无可匹敌的作用。但如此的一条延续了千年的古道,却在人类历史走进了近代文明之时,逐渐地在岁月的风尘中消逝。公元前138年张骞为实现汉武帝夹击匈奴的战略计划而出使西域,虽无功而返,但他所带回的有关西域的信息却让当时的汉武帝下定了联系西域诸国的决心。公元前119年,张骞受命再次出使西域,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自此,中国的包括丝绸在内的商品开始大规模西传。……至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且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匪盗猖獗,加上其对西亚的掠夺,阻塞了东方经中亚到达欧洲的商道,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摘编自《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败》

材料二葡萄牙和西班牙探险家的行动与郑和的短暂访问不同,他们象征着承担改变该大陆政治和经济平衡的使命。他们用舰载大炮和带滑膛枪的士兵所做的正是这件事。回顾历史时,有时似乎很难理解:一个像葡萄牙这样人口和资源都很有限的国家,怎么能航行如此之远并取得如此之多……这一步一经迈出,帝国的丰厚利润以及获取更多利润的愿望更加快了扩张的过程。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丝绸之路得以开通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方到达欧洲的商路被“阻塞”带来的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远洋探险目的的差异,分析中西方远洋探险对各自历史发展趋势的影响。

2020-09-16更新 | 1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的实践者们对西方海洋文化思想的扩展,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前奏。中国海洋文化的衰弱,为近代中国历史定势埋下伏笔。15世纪前后,中西海洋文化的生存价值取向、经济价值取向和人文价值取向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使得一直雄踞人类海洋文化前列的中国海洋文化,最后被西方海洋文化取代。

——摘编自赵君尧《郑和下西洋与15世纪前后中西海洋文化价值取向比较》

材料二   上帝保佑我们看见了陆地,那里的国王有很多金子。那些人是从天上来的,附近还有很多岛屿可以占领,他们(岛屿上的人)就会盛情接待我们。这里有世界上最美丽而平坦的岛屿,这么美丽的景色让我不知先到何处,我以王后的名命名这个……这些都已经是陛下的臣民了,想法抓走几个加勒比人。

——摘编自《哥伦布日记一最伟大的航海志·序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实践者们”的“生存价值取向、经济价值取向和人文价值取向”的内涵。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航路开辟这一“实践”进行简要评价。
2021-12-13更新 | 11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世界棉花贸易史,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争资本主义"与棉花贸易帝国

公元 1000 年以前,棉花种植和加工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地区,印度和阿拉伯商人在全球棉花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17 世纪,欧洲各国的武装商人逐渐在印度成立东印度公司介入亚洲贸易,随后又用印度的棉纺织品在非洲换取奴隶运往新大陆开辟土地,欧洲人主导的将亚洲、非洲、美洲紧密联系起来的新贸易体系逐渐形成。到了1780 年,整个欧洲,尤其是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

"工业资本主义"与棉花制造帝国

1784 年,塞缪尔·格雷格在英国曼彻斯特创建第一家水力驱动纺纱厂后,欧洲商人开始劝说美洲加勒比地区的甘蔗种植园主扩种棉花。其中加勒比地区的圣多明棉花种植业出现爆炸式增长,而其迅速扩张主要得益于非洲奴隶的进口,在18 世纪 80 年代每年有近 3 万奴隶被运到圣多明各。 1793 年,伊莱·惠特尼发明新的轧花机带动了美国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美国种植园主引入成千上万的奴隶,并将棉花种植园引入美国西部和南部地区。

"全球资本主义"与棉花销售帝国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棉花制造帝国陷入危机。欧洲国家纷纷向殖民地政府施压,埃及、巴西和印度的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工业资本逐渐深入到棉花的实际种植者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与全球市场相连接。随着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棉花在越来越多地方被种植和加工。一战以后,英国的棉花产业开始失去其全球优势,随后是欧洲大陆和美国,日本、印度、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棉花工业则迅速发展,全球棉花制造业出现地理大转移。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个时段的棉花帝国的贸易路线状况。(要求∶内容要围绕这一时段的主题展开,关键词明确,逻辑清晰。)
(2)结合欧洲棉花帝国的发展历程,说明欧洲棉花帝国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资本主义的扩张史"。
2020-12-03更新 | 2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