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戈尔巴乔夫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4 题号:5105097
1986年3月苏共二十七大制定了加速发展经济的战略方针,后来又提出实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对此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说:“脱离苏维埃制度的原则并滑向不可控制的市场,就给人们带来了损失和苦难。"反映苏联
A.原有经济体制不适合市场经济B.改革失败导致解体
C.国内存在着有关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争论D.政治体制束缚了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重新整顿农村经济关系,放松对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管制,推行租质承包制。但粮食产量连年下降,戈尔巴乔夫的个人支持率也下降至16%。这明当时苏联
A.国民经济结构已趋向合理化B.改革获得了农民的大力支持
C.改革仍以行政干预手段为主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积重难返
2020-08-10更新 | 1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关于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表述正确的是
①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改革初期农业形势有所好转。
②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③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同步进行,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④戈尔巴乔夫的“过”主要体现在政治改革中没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7-10-17更新 | 1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二战后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苏联经济主要还是在苏联和东欧那个小范围里循环,经济慢慢停滞下来。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反被边缘化了。苏联被边缘化
A.根源于两极对峙格局
B.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苏联改革的失误所导致
2017-11-05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