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528775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二下面是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的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1)比较材料一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概括说明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

(2)从材料二的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据材料三,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朝代官方人口统计举要
朝代
纪年
年份
户数(万户)
人口数(万)
西汉
平帝元始二年
2
1233.31
5959.50
东汉
光武帝中元二年
57
427.96
2100.78
桓帝永寿三年
157
1067.80
5648.69
西晋
武帝太康元年
280
245.98
1616.39

炀帝大业五年
609
890.75
4602.00

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891.47
5291.93
北宋
徽宗大观四年
1110
2088.23
4673.48
南宋
光宗绍熙四年
1193
1230.29
2784.51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1291
1343.03
5984.90

成祖永乐元年
1403
1141.58
6659.83

世祖顺治八年
1651
——
1063.33
高宗乾隆十八年
1753
——
10275.00


——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1650年—190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百分比图

——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资料整理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政府的人口政策也在根据社会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建国初期“人多是好事”是生育政策的主导思想,使人口迅猛增长。60年代,限制生育政策提出,并在部分市、县试行。1970年开始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形成,1982年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政策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人口红利”的即将消失,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性别比的失衡,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还有独生子女在主流城镇社会成为中坚人口等,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根据搜狗百科《计划生育政策》等资料整理
(注: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总人口比例出现的变化特点,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5分)
2016-11-27更新 | 1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出土的玛雅人的宗教礼仪用品——玉米神陶香炉


材料二   《南方与北方》(1855年)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小说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代表作。以下为小说片段:

在抵达米尔顿前的好几英里路上,他们迅速驶过又长又直的街道,两旁尽是造得齐齐整整的小砖房。四处矗立着一座座长方形的、开有许多窗子的大工厂,像一只只母鸡呆在小鸡当中那样,它们喷出“议会所不准许的”黑烟……他们从火车站到旅馆去,驶过几条较为宽阔的大街,不得不经常停下,因为装满货物的大货车把不大宽阔的大街堵塞住了……所有的货车、运货马车和载重卡车全装着棉花,不是装在口袋里的原棉,就是一包包织成的白布。人们聚集在人行道上,大部分人穿的衣服质地很不错。

——摘编自《南方与北方》


(1)据材料一,你可以从中获得有关古代玛雅人哪些方面的历史信息?
(2)据材料二,请概括指出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信息?
(3)分别指出材料一、二所引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2021-07-22更新 | 1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环顾当今世界,城市化已成为一股锐不可当的潮流,影响着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注:指大运河中段)两岸建立商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娱乐行业,当时有640家资本雄厚的商铺,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二   工业化的英国领导了世界城市化的浪潮。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在大约1万多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欧洲大陆、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也是同样的模式。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工业化的英国具备领导世界城市化浪潮的主要因素。试以英国为例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材料三   中国人常说:“中国文明,一千年看西安,三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从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里,上海居民生活日趋西化,住洋楼、着洋服、吃洋菜、乘洋轿、点洋灯,“莫不以洋为尚”,西洋话剧、电影、歌舞乃至赛马场、夜总会、舞厅等等进入城市日常生活。

——《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上海城市近代化历程开始的原因。
2019-06-04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