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530047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在回顾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时说过:“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了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了侯德榜,运输航运业不能忘了卢作孚。” 
(1)列举张之洞创办的重工业和张謇创办的轻工业。
卢作孚是重庆人,目睹川江上外国轮船横行霸道,他发愤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创办了民生实业有限股份公司。1925年,民生公司以一艘70.6吨的小火轮起家,以爱国救国为号召,以精良的管理和高效的营运,仅10年时间就使外轮不得不退出川江航线。这是近代中国罕有的民族企业通过竞争取胜的范例。抗战时期,民生公司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撤退”,将大量工业设备和军工物资抢运入川,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抗战胜利时,民生公司已拥有船舶140余艘,航运势力及于日本与东南亚各国。 
(2)为什么说“运输航运业不能忘了卢作孚”?
  1984年,卢作孚之子卢国纪在重庆重建民生公司,经过21年的发展,民生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集团,服务领域涉及江海航运、公路运输、国际货代、国际船代、现代物流等。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该怎么做。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回答下面关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相关问题。

(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命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2018-02-24更新 | 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以来,人们不断追求理想社会,走在追梦的路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于英国一个贫苦的家庭,9岁时就当了学徒。1799年,欧文在新拉纳克工厂进行改革试验,他想消灭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消除无产阶级的贫困状态。他从缩短工时入手,实行了一系列提高工人福利的改革,为工人开办托儿所、幼儿园和模范小学,并建立了专门商店,廉价供应食品和生活必需品。此外,工厂还废除了惩罚,代之以教育规劝。1824年,欧文又到美国创办了“新和谐公社”,即他追求的“理想国”,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

——摘编自[英]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和《欧文文集》

材料二 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是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党的决策人物之一。南京政府成立后张謇任实业总长,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1895年,张之洞授意张謇在通海一带创办纱厂。“大生”取自《周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大生”二字也寄托了他的理想:服务社会,造福民生。1926年,张謇去世时给南通留下的是一个拥有50多家企业、2 400多万两白银、当时全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还有由400多所各类学校、场馆组成的教育文化体系,以及一套完整的水利、交通、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和一系列公益慈善事业,缔造了一个近代南通模式的“理想国”。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人社会理想实验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人社会理想实验特点的共同之处。
2020-03-02更新 | 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民营经济和民间力量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南地区经过长期的开发,到明代进入经济高度成长时期,传统社会经济正在发生转型。农家经营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以农民家庭手工业为基础的城镇民营手工业,在丝织业、棉纺织业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工艺精湛的生丝、丝绸、棉布不仅畅销于全国各地,而且远销海外各国,海外的白银货币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讲,江南市镇已经领先一步进入“外向型”经济的新阶段。

——据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材料二 郑观应认为:“欧美政治革命,商人得参与政权,于是人民利益扩张,实业发达。”1902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创立。1904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在清廷鼓励下,全国各省会和商业繁荣地区设立了商务总会,中小城市设立商务分会,村镇设立商务公所。商会有处理商务诉讼的职权,负责调查商情,处理破产和倒骗,受理设立公所、申请专利、进行文契债券的公证等职责,部分承担了政府经济管理功能。到1911年,全国各种商人组织近2000个,会员达20万人,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

——据吴晓波《跌宕一百年》

材料三   我国1982年颁布的第四部宪法部分修正案的条款

修改时间部分修改内容
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私营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国家对私营经济政策作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国第一次采用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宪法。
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等写入了宪法;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再次通过宪法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国家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等写进了宪法。
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并说明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初中国商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背景。
2020-05-07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