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太平天国运动 >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 金田起义的背景、发展和定都天京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1 题号:54690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炀帝)大业八年,天下旱,百姓流亡。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十三年,天下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南女,无少长,皆就役。
                              ——《隋书》
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暴涨,漂六百家余家。……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大水泛滥,……诸司供进(进奉的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
……九月,黄河泛滥,……太宗辛白马坂以观之。
——《旧唐书》
材料二 凡有水旱,(清朝统治者)略不可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有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
                      ——杨秀清《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十年间,民边迭起,个族人民的起义和暴动达100余次,以广西、广东、湖南三省声势最盛。
                       ——摘编自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1933年5月,国会通过了《联邦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1935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改变了过去有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实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与社会矛盾都演变到极其严重的地步。为了摆脱困境,寻求发展,工党政府采用“福利国家”政策,实施社会改革,可谓顺乎历史潮流的明智选择。
(1)根据材料一,说明灾害发生后隋炀帝,唐太宗对待百姓的态度,概括唐太宗应对灾害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采取上述态度和举措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与材料三所反映的史实有何内在联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在哪些方案中提出了改善百姓生活的办法,各举一条相关内容。
(3)根据材料四,说明美英两国社会福利改革各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归纳美国社会福利改革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措施对当时美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苦苦探索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等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运动的爆发有其深刻的背景,有人说“它是鸦片战争的回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中国近代史》


回答问题:
(1)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次“灾难性的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一系列主权开始遭到破坏。请以《南京条约》为例说明它破坏了中国的那些主权?
(2)依据材料二,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列举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两个革命纲领。
2019-03-26更新 | 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大笔军费和巨额赔款全部转嫁给劳动人民。由于五口通商,外国的工业产品涌进中国,排斥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副业和手工业,使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失去生计。同时,地主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土地兼并更为严重。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遭到严重的水旱灾害,广大农民家破人亡,陷入绝境。经过积极的酝酿和准备,1850年春夏间,洪秀全发布金田“团营令”。1851月1日,洪秀全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摘编自李佩《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洪仁玕之所以抛却在香港作为教会中人的平静生活,冒死投效与清军血战正酣的太平军的行列,除了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外,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即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

——摘编自夏春涛《洪仁环的思想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中的“近代化方案”集中体现在哪部著作里?根据材料二概括洪仁环提出这一方案的目的。
2018-12-07更新 | 9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即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概括)
(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根据所给信息,完成下表:

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的性质主要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孙中山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开端


(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019-03-04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