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551868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洪武四年(1371年)颁布禁令:“仍禁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洪武十四年(1381年)重申:“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禁止民间用外国香料外国货物,禁令称:“沿海之人往往私下前往诸番国,贸易香料货物,引诱蛮夷为盗,命礼部严禁。今后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将置之重法。”明成祖朱棣刚刚登上皇位,就对派往日本、东南亚、印度的使节说:“太祖高皇帝时,诸番国遣使来朝,一皆遇之以诚.其以土物来市易者,悉听其便。或有不知避忌而误干宪条,皆宽宥之,以怀远人。今四海一家,正当广示无外,诸国有输诚来贡者听。尔其谕之,使明知朕意。”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材料二16世纪以来,整个世界秩序当时名副其实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人支付白银……“中国贸易”造成的后果是,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以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16世纪到17世纪中叶的晚明,美洲生产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约为7000吨到10000吨。

——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初年推行的经济体制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贸易”的后果及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2—1846年,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为适应外资的需求,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

材料二:1979—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图

(1)据材料一,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贸易的特点。这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2001年后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17-04-02更新 | 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丝之路经济带”,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管理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发展,向西最远从汉代的印度半岛沿海延伸到波斯湾。宋元王朝更加重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第一位、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缩趋势,丝绸之路航路上中国商船的踪影日渐稀少,欧洲商船则日渐活跃。

——摘编自《古代丝绸之路》


根据图文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并分别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
2020-07-17更新 | 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9年12月19日,“一带一路”巴黎论坛第三届会议正式举行,中国的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回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500多年是丝绸之路的第一时代,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背靠海洋,面向北方,以长城为中心,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成为对抗、交流、融合的两大主要势力,……这一时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各种族群、集团、部落、宗教、文化等形成了嵌入式互动格局。正是这种嵌入式互动才使得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得以形成,也是我们理解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的关键。

1405年,朱棣派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又六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第二时代的开端。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由于这个时代明清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大体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由此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材料二 “近代丝绸之路”,既是任人宰割的悲剧,也是否极泰来,走向振兴的前奏。从空间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从内容看,“西学东渐”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晚清政府平定西北起义和新疆叛乱后,“丝绸之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从晚清民国初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所达的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

——据王健《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转变及转变原因。
(2)对比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丝绸之路”贸易有何新特点?并谈谈当前我国该如何更好地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2021-04-08更新 | 6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