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新思想的萌发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5561444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

(2)概述这四类人物代表的派别以及对于向西方学习的态度主张。

(3)简要说明④⑥所参与的实践活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4)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1905年邓实先生的名文《古学复兴论》:“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
⑴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共同之处?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⑵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有为主要的政治主张。材料三中康有为为什么宣传孔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
⑶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
2013-04-10更新 | 10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书籍和报刊在传播新思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咸丰八年(1858年)五月二十九日,户部右侍朗王茂荫《请刊发<海国图志>并论求人才折》中说:臣所见有《海国图志》一书,于海外诸国疆域形势,风土人情,详细备载,而于英吉利为尤详。且慨前此办理之未得法,为后此设种种法。于守之法,战之法,款之法,无不特详。战法虽较需时,守法颇为易办,果能如法以守各口,英夷似不敢近。

材料二   近七八年前,侯官严氏所译之赫胥黎《天演论》出,一新世人之耳目……是以后,达尔文、斯宾塞之名腾于众人之口,“物竞天择”之语见通俗之文。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

材料三   1919年1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1919年,在“马克思主义专号”上又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申报》创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商业和政局的发展,新闻信息成为人们的急迫需求,英国商人美查兄弟看到了办报的商机,在上海创办了《申报》。《申报》虽在创办之初提出“义利兼顾”的办报理念,但在涉及中英问题上出现了支持英国侵略的舆论倾向。……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在陶行知等民主人士的支持下改革《申报》积极介入国家政治生活。加大对时事的评论,引导国民参与抗日斗争,《申报》报道战争的消息可谓浩如烟海,如战争、党派活动、后方救助、募捐、难民收容、外国难民避难、社会秩序、慈善事业、国际救助等。


(1)指出《海国图志》的作者。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王茂荫向咸丰帝请求刊发《海国图志》的主要原因。
(2)指出严复《天演论》中宣扬的主要观点。分析严复等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宣扬的维新思想所具有的启蒙意义。
(3)无论是商业性报刊还是政论性报刊,在中国近代社会特殊的性质下,都不同程度关注国家事务。下列任选一题作答。①以《新青年》为例,着重阐述《新青年》如何促成中国思想文化界一次新觉醒。②以《申报》为例,说明九一八事变后办报理念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1-11-04更新 | 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

材料二: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图文材料,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2)举一例能佐证材料二观点的史实。
(3)近代民族工商业诞生后举步维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结合史实分析“春天”到来的原因。
(4)列举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并简析这一“短暂春天”的历史影响。
2021-04-01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