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分封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7 题号:5592205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周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材料四:军机处是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密之地。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臣也无不随从在侧。军机处“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那一制度?
(2)结合材料二回答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材料二反映的是那一制度?据材料归纳其特点?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回答唐、宋、明是如何协调并最终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的?
(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政治权利发展的趋势。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三   王(注: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材料四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相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


(1)指出材料一图一与图二和图三分别处于哪个时期?
(2)材料二反映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变化导致的后果。
(4)根据材料四指出秦朝实施的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
2020-11-20更新 | 8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封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西周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
(3)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有何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4)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19-10-11更新 | 10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储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候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据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 知封建(分封制)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

材料五 (元代)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简要分析这一制度最终走向崩溃原因。
(2)材料二中作者对郡县制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行政官员的依据和方式上的差异。简析郡县制有何深远影响?
(3)材料四是怎样评价两种政治制度的?
(4)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的权限及其影响。
2018-10-15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