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2 题号:560028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胡适有一个著名论断: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是以孔子思想为正统,那么,孔子思想自然而然也要为专制负责。但胡适在1939年担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主持美国匹兹堡大学孔子纪念堂揭幕典礼时却说“中国受孔子民主理想及其教育方法之熏陶,故富于民主思想。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国家者,孔子之学说有以致之也。”

——邢哲夫《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对传统文化的真实态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胡适对孔子思想认识的变化。
请考生从给出的27、28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把所选题的题号涂黑,注意选做题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论语·学而篇》中说:“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说:“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日:“侈,恶之大也。”
【材料二】 (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的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
——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1)材料一中孔子和司马光分别从何方面论述节俭的问题?中国古代倡导节俭观念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实际上受到了西方文明怎样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1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受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换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由地方学即郡国学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授业一年,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材料四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五义务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教育必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2006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请回答:

(1)孔子是古代大教育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贡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在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上有哪些重要的创新举措?这些举措对古代思想文化有何重大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开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大事件,它使我国教育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2016-11-27更新 | 3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来通行的都是居家养老,并形成一整套的完备体系。民间社会通行的主导观念是“父母在,不远游”;因“孝”为“忠”之基础,故统治者提倡的也是以孝治天下。自隋朝开始,法律就严禁祖父母、父母在世时,子女“另立门户、分割财产、供养有缺”。在思想观念上,民众自幼就接受儒家孝道教育,元代《二十四孝》成为专对幼儿进行孝道教育的通俗读物。历朝还经常以皇帝下诏的形式旌表和奖励孝子,康乾时期还曾多次在宫中举行宴请民间老人的“千叟宴”。除此之外,宋、元、明、清时由官府举办的救助机构遍设于全国府、州、县,历代还有各种养生方法的流行。

   ———摘编自郭培贵《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中国现代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比表
类目
时间       
养老方式
属性
变迁过程
1949- 1956年土地养老
个人养老随土地制度改革,依习俗自发演变,自上而下
1956- -1978年集体养老
集体养老
政府引导,由初级向高级演变,自上而下
1978- -1992 年
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
安徽农民创新,政府向全国推广,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
1992--2002 年
老农保
个人缴费为主的社会养老政策引导、地方自建,自上而下
2002--2013年新型农村养老
个人、政府、地方分
担的社会养老
中央主导,先在地方试点后全国推广,自上而下

———孙贵博《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过程与结果》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居家养老体系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重视居家养老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现代农村养老制度变迁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
说明养老制度的历史价值。
2018-05-14更新 | 2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