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日军的滔天罪行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28 题号:569195
材料一满蒙与帝国的国防和国民经济生活具有很深的特殊关系……这里形成了帝国国防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单纯地使用外交的和平手段,归根结底不能达到解决满蒙问题之目的。
——板垣征四郎《从军事上所见到的满蒙》
材料二中华民国东北边防之一队,在沈阳西北侧北大营附近,炸破我南满铁路,驱其作
威,贸然袭击日本守备队。是彼开始敌对行动,甘为祸首。
——1931年9月20日《日本司令官布告》
材料三9月18日,北大营中国军队,将柳条湖之南满铁路之轨炸毁,我演习中之士兵
反击驱逐之……我接到报告,时间仓促,不能向东京请示发出必要命令,但在发令之前,
我军已施攻击,关东军旋即全部动员。
——本庄繁遗书
材料四据南满铁路木村理事:满铁公司闻柳条湖铁轨被炸,拟往修理,而为关东军所止。
综合各方面情况,此次事变当是日本军人所策划。
——《东京审判证件》第181号
请完成:
(1)据材料一,板垣征四郎认为“满蒙”与“帝国”之间有何特殊关系?他鼓吹用什么手段来解决满蒙问题?
⑵、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矛盾?这说明了什么?
⑶、据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那时的中国历史,写满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

——引自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1840年后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
2020-11-18更新 | 3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历经苦难的民族更加珍爱和平。近代史上,中国曾两次遭受日本侵略,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不仅血洗了民族耻辱,也维护了世界和平,守卫了人类正义。高二同学为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组织论坛,搜集了相关材料,请你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识图读表,释史明义】

(1)请依据知识结构图的逻辑,结合所学完善此图。A处应填写        ,B处应填写        ,C处应填写        
【史料印证,论从史出】

材料一   西安事变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而是具有新使命的民族英雄,领导祖国统一战线抵抗外来侵略。

——徐中约《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


(2)材料一中说蒋介石承担了“领导祖国统一战线抵抗外来侵略”的使命。请举一例印证这一说法。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中外链接,知史通今】

材料三   


——艾青《人民的狂欢节》(1945年8月)

材料四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


(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百年屈辱的悲愤情绪获得释放时的欢乐心情。请你指出日本无条件投降为什么能使民众如此狂欢?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2020-05-22更新 | 10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回顾20世纪以来的中日关系,发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城头逢逢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当初版图入天府,天成远及日出处。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

——摘自黄遵宪《台湾行》

材料二1972年9月29日,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记者会上宣布:“虽然《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但由于日中关系正常化的结果,日台和约已丧失其存续意义,可认为已终止。这是日本政府的见解。”大平正芳的谈话使在日的台方人员目瞪口呆,有些人竞大声谴责日本政府。当日午后,台湾“外交部”发出对日断交声明。

——(台日“断交”30年——东京最长的一日)

材料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日发布的消息,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经过4日至6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评审后,决定为(世界记忆名录》新增47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而日本文部省科学副大臣义家弘介19日则表示对此事不满。中方则表示,这是作为历史而决定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汇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倭人竟割台湾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当时“台方人员目瞪口呆”的现实原因是什么事件?促成这一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又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的重要意义。综合上述材料,你对20世纪以来中日关系的演变有何认识?

2018-02-05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