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2 题号:5810139
孔子所编的《春秋》,在遣词用字方面非常讲究,如鲁君遇“弑”者有四人(隐公、闵公、予般、子恶),被戕于外者一人(桓公),而《春秋》对此却或书以“薨”,或书以“卒”。这体现了
A.记载历史的客观性
B.孔子的价值评判
C.春秋时的天下局势
D.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知识点】 儒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追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争夺对诸侯国的控制权B.为统治者巩固统治出谋划策
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D.互相借鉴而融合成统一思想
2022-02-15更新 | 1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
A.无为而治B.人而不仁,如礼何C.为政以德D.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018-04-08更新 | 9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孔子一生为求索"文王之道"而颠沛流离,难以一展其政治抱负,但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倾注于整理编订的典籍之中。下列典籍能体现孔子政治理想的是(     
①《诗》②《书》③《论语》④《礼》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1-10-12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