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真题 名校
【推荐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
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9-04-19更新 | 31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提出这一思想的先哲是
A.老子B.庄子C.孔子D.墨子
2014-11-21更新 | 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分别描述为:“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与世无争的无为退隐者”,“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墨、儒、道、法B.儒、法、道、儒C.墨、法、儒、道D.道、法、儒、杂
2023-03-05更新 | 2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