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90 题号:5920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在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人教社·必修2)
材料二:这种账房不但在自己工场内雇工进行生产,同时支配着大批家庭工人和独立小业主的劳动,同这些小业主的关系来说,账房业主就是包卖主。这样包卖主和工场主集“账房”于一身,这种商业费本与工业资本之间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最明显的特征。
材料三:明代的经营地主虽然还属于封建地主的范畴,但已带有若干资本主义特点,它是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的一种生产形态,它预示着农村新的转变即将开始。
材料四:在清代使用雇工经营商品生产的经营地主已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特别是清代还出现了佃富农……,他们“雇佣工人”“植山场”,除播种粮食作物外,多植烟草、白麻等经济作物。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简明中国经济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哪几种资本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他们经营的三种手工业部门。
(2)材料三、四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相比,19世纪60、70年代产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什么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推动下,1872-1875年,清政府分四批共派120名(广东84人,江苏20人,浙江9人,福建4人,安徽2人,山东1人)幼童到美国留学,李鸿章、沈葆桢还促成清政府于1885年三次派遣以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主体的留学生赴欧洲诸国留学,主要学习造船、驾驶、兵技等。学生出洋后,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还要集中学习圣谕广训。

——《中国近代赴欧美与赴日留学教育比较分析》

材料二 清末新政开始后,留学政策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并由此得到推广。当时清政府认为欧美各国道远费重,即不能多往,而日本则断不可不到。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到1905年底达到8000余人的规模。

——据《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后期留学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赴日留学热潮出现的原因,并指出留学教育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1-02-19更新 | 17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9年底,明治政府举行铁路工作会议,确立了“官设官营”原则,聘请英国人李泰国在伦敦发行公债来筹集资金。李泰国乘机渔利并擅自以日本关税作担保,明治政府愤而解除了契约并决定不再依靠外资修建铁路。由于缺乏资金,明治政府鼓励私人投资铁路建设。很快出现了大量私营铁路公司,资本数量也超过了国有铁路,可观的收益吸引了大批投资者,推动着日本的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铁路首次军运在甲午战争时期,战后军部成为推动铁路国有化的重要力量。日俄战争胜利使日本出现新的投资热潮。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作为商品流通大动脉的铁路的分散经营产生矛盾,1906年,内阁提出的《铁路国有法案》在议会通过,全国较大的17个私有铁路公司被收归国有,价格相当于原投资的两倍。

——摘编自祝曙光《试论明治末期日本的铁路国有化》

材料二 1911年6月1日,清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和川汉铁路大臣端方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如有不顾大局,故意扰乱路政,煽惑抵抗,即照违旨论”。6月14日,清政府“同英美法德四国银行签订借款为六百万英镑,利息五厘,以两湖厘金盐税收入作保,川汉路改用美、德总工程师。”清政府的倒行逆施,立即引起全国,特别是川鄂湘粤四省爱国同胞的反对。……清政府派端方为督办严令:“凡故意扰乱路政,煽惑抵抗,即照违旨论罪。”并强占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大肆抢劫。同月盛宣怀、端方电称“欲举现存,已用之款,一律填给股票”。并称“公司现存股款,由政府提用”。从此保路风潮进一步扩大。

——摘自夏详烈《清代川汉铁路股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有关铁路政策的变化以及铁路国有化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日两国的铁路政策中对待民族资本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影响。
2019-03-28更新 | 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窃见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粤省奸商,勾通巡海兵弁,用扒龙快蟹等船运银出洋,运烟入口。故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十一年至十四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漏至三千余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浙江、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黄爵滋《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1838年)

材料二1933年底以来,美国采取“白银政策”,大肆提高银价、收购白银,以刺激生产和投资,对外倾销产品。中国出现白银大量外流,据海关统计,1934年所流出的白银共达25,99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走私白银,这在中国造成了银根奇紧、物价猛跌、钱庄银行倒闭等严重后果。旧中国的货币种类复杂,既有重量不足、成色不一的银两、银元、铜币等铸币,又有各种各样的纸币,且中国的货币发行权极为分散,这严重不利于商品的流通、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国家财政金融的稳定。“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本咄咄逼人的侵略之势不能不有所准备。一旦双方开战,较量的不仅是军事上的实力,也是经济上的实力。能否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调集全国的资金与物资,能否经受住长期的战争损耗是极为关键的。而法币改革则有利于从财政上提高政府的运作实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调整和转变。在如此的背景下,1935年国民政府正式宣布实行法币改革:统一货币发行权,以中国、中央、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定位法币;废除银本位制,全部白银归国有以充法币准备金;法币与英镑挂钩,实行外汇本位。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币政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30年代和20世纪30年代中国两次出现银荒的背景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30年代和20世纪30年代中国应对白银外流的不同措施及后果。

2018-01-05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