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782008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9年底,明治政府举行铁路工作会议,确立了“官设官营”原则,聘请英国人李泰国在伦敦发行公债来筹集资金。李泰国乘机渔利并擅自以日本关税作担保,明治政府愤而解除了契约并决定不再依靠外资修建铁路。由于缺乏资金,明治政府鼓励私人投资铁路建设。很快出现了大量私营铁路公司,资本数量也超过了国有铁路,可观的收益吸引了大批投资者,推动着日本的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铁路首次军运在甲午战争时期,战后军部成为推动铁路国有化的重要力量。日俄战争胜利使日本出现新的投资热潮。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作为商品流通大动脉的铁路的分散经营产生矛盾,1906年,内阁提出的《铁路国有法案》在议会通过,全国较大的17个私有铁路公司被收归国有,价格相当于原投资的两倍。

——摘编自祝曙光《试论明治末期日本的铁路国有化》

材料二 1911年6月1日,清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和川汉铁路大臣端方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如有不顾大局,故意扰乱路政,煽惑抵抗,即照违旨论”。6月14日,清政府“同英美法德四国银行签订借款为六百万英镑,利息五厘,以两湖厘金盐税收入作保,川汉路改用美、德总工程师。”清政府的倒行逆施,立即引起全国,特别是川鄂湘粤四省爱国同胞的反对。……清政府派端方为督办严令:“凡故意扰乱路政,煽惑抵抗,即照违旨论罪。”并强占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大肆抢劫。同月盛宣怀、端方电称“欲举现存,已用之款,一律填给股票”。并称“公司现存股款,由政府提用”。从此保路风潮进一步扩大。

——摘自夏详烈《清代川汉铁路股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有关铁路政策的变化以及铁路国有化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日两国的铁路政策中对待民族资本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茶馆即已遍布我国大江南北。据《都城纪胜》载,临安的茶馆三教九流汇聚,不仅张挂名人书画,插四时花,还有弦歌和说书,社会上各种新闻和奇谈怪论在这里都能听到。对茶馆主来说,茶水费的收入有限,故他们往往兼营生意,如兼卖酒、汤、果汁等饮食。《东京梦华录》里提到“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还有茶馆“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许多茶馆是家庭经营,投资少,只需有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提供沸水、茶叶、茶具和桌椅便可开张。茶博士是茶馆主雇佣的伙计,在茶馆里挣钱的艺人多为流民。

——摘编自杨永兵《试论宋代茶馆的功能》

材料二   20世纪以来,茶馆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舞台。人们去茶馆会友、交易、推销、卖艺、闲聊,还有人讨论时事、宣传演讲、发动民众。不少茶馆特设“球房”,提倡“文明”、“健康”的娱乐,还提供电话和报纸等服务。悦来、可园等茶馆不仅上演根据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川剧《黑奴义侠光复记》,还多次组织慈善演出以支持赈灾等公益事业。但政府始终以维护公共秩序之名对茶馆加以控制,每家茶馆都有“休谈国事”的告白。国民政府时期,茶馆的数量及营业时间都被限制。40年代,一个包括茶馆数量、营业时间和顾客容量等更为激进的控制计划被提出,但遭到包括改良人士在内的大多数人反对,因为这极大地扰乱了民众的公共生活。

——摘编自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茶馆的特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宋代茶馆相比,20世纪以来茶馆的变化及其原因。
2018-03-16更新 | 1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府主动提倡工商业以来,对民法和商法的需要就变得明显起来了;同时,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不平等条约的种种不利,并希望取消治外法权。英、美、日也在它们1902和1903年签订条约时要求修改法律。为此,设立了官署,由沈家本任主管,检查《大清律例》.1905年,如剐刑等酷刑被废除。杖刑等体罚由罚款代替,连坐和严刑拷问也被废除。1906年起,政府聘请日本法律专家帮助编撰民法、商法和新的刑法;新刑法草稿在1908年完成。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视立法。截止七届人大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制定了104部法律,对57部法进行了修改。

——摘编自顾昂然《回顾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末和新中国两次修订法律的背景,及其修订过程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清末相比,新中国70年代末以来在法制建设上有哪些新变化。

2017-04-01更新 | 19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近代以来的企业家们在中国企业史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先后主持颁布了《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他提出:“为今之计,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金融基础,又立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厉行银行条例,保持民业银行、钱庄、票号之信用;改定币制。增加通货。”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倍感人才的匮乏,发出“临事需人而悔储才之迟”的感叹,所以他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强之教育也”。

——雷巧玲、任培秦、韦林珍著《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

材料二(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

——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有关经济方面的主张。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永利铔厂的历史贡献。结合所学分析该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

2018-03-19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