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一战的经过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5933038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施里芬计划””是德国陆军元帅施里芬(1833-1913)在其担任总参谋长期间所制定的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战争计划。其要点是:德国在不可避免的两线作战中,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只用少数兵力监视和牵制俄国军队。西线分左右两翼,左翼少数兵力仅仅守住德国洛林一带防线,强大的右翼越过比利时和卢森堡,冲入法国北部,然后南下绕过巴黎西方和南方,压逼法军主力到巴黎以东一带加以歼灭,对法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全力转入东线打败俄国。“施里芬计划”是个速决战计划,计划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3——4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施里芬计划”低估了俄军和法军的动员与作战能力。也未估计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和英国近征军能很快参战,因而注定要失败。后任总参谋长小毛奇对这个计划作了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西线左翼和东线对付俄国的兵力,这样便削弱了两线,特别是西线右翼的兵力。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里芬计划”制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施里芬计划”失败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战事迅速蔓延全欧。8月6日袁世凯下令宣布中国保持中立,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日本驻华公使与北京当局交涉,要求将黄河以南之山东省划出中立区外。9月日军登陆后,中国中立地位遭到破坏,外交部多次向日本抗议,无效。11月7日,日军占领青岛,战事结束,战区之外的胶东及胶济铁路沿线亦由日军实际控制。外交部照会英日公使声明取消山东战区,遭到日本拒绝,随即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青岛战事期间,北京当局即意识到必须参与战后和会争取发言机会,将山东问题诉诸国际共论,才有可能争取到比较公允的解决方案,于是开启了对和会的筹备工作。

——摘编自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德宣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岛战事对中国的影响。
2020-09-07更新 | 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6年5月底,英、德之间爆发的日德兰海战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在战斗中,英国出动了约l50艘军舰,德国出动了约l00艘军舰。虽然最后英国舰队的损失大于德国舰队,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迫使德国海军龟缩在海港中,只能派出潜艇四处活动,寻机击毁英国的舰船。
材料二 中途岛海战在二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战争中美日双方的兵力对比极其悬殊:日本方面集结了8艘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80余艘巡洋舰、驱逐舰和700余架舰载机;美国方面3艘航母,23艘巡洋舰和驱逐舰,200余架舰载机。结果美军用1艘航母和l00余架飞机的代价,使日军损失了4艘航母、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之后,日军开始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摘编自《20世纪著名的世界海战》
材料三 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与日德兰海战相比中途岛海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6-11-27更新 | 1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加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则跑到爱琴海的一个半岛上……美国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西方;非洲人则成为法国部队的一员。

——【英】霍姆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材料二1914年8月,日本以日英同盟为由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的目的是,将德国1898年间从中国得到的为期99年的租借地山东半岛的胶州湾纳入保护领,并夺取德属南洋群岛。

——江口圭一著《日本帝国主义史研究》


(1)指出材料一所述的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析日本参加一战的目的。
2017-05-04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