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7 题号:5948919

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兵力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难以立足

——《论语》

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一分析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措施是什么?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哪一观点?
(4)据材料三分析荀子思想的意义?
【知识点】 儒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民本与德治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摘自《论语》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主要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治国思想未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唐太宗是儒家王道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者。即位之初,他就说:“从前诸葛孔明,只是蜀国的丞相,他还说‘我就像秤那样公平,不能因人而轻重有别’。何况我如今治理一个大国呢?”。他又说:“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他高度赞同《尚书》所说的“不结党营私,王道就浩浩荡荡,不结党营私,王道就平平坦坦。”

——李学俊《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王道社会主义”思想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并结合唐太宗时期的有关经济措施简要说明。
2020-11-25更新 | 10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上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民众对君主是顺从依附的状态,个人权利弱化隐蔽、国家(君主)权力强化突出。

——刘宗英《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地方主义行动逻辑分析》

材料二   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到了春秋,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本理论。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此外,这一时期的儒家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民同乐”“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缓也”“取于民有制”“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


(1)据材料一,指出传统的家国观念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关注重点有哪些?并分析这一时期民本思想发展的原因。
2018-12-17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优秀政治文化传统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百姓安业,衣食足而有恒心,知孝悌忠信之教,率之易从,劳之不怨,心附于上,固而不可摇也;化行政肃,无奸完盗贼之患,设有之,不足为虑,盖有歼灭之备,而无响应之虞也。       

——《二程遗书》

材料三   元明清时期,旧民本思想已经走向末路,这一事实,激发了正义思想家进行改造的志向,他们或把民本思想从“民本尊君”的体系中剥离出来,全面倒向左翼,强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否定君主存在的合理性,或者在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全面的改造和创新,既肯定君主制度的存在,又反对任何专制君主,如黄宗羲、唐甄等在抨击君主专制、强调万民地位中形成的“新民本”思想。

——摘编自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二程的民本思想的新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正义思想家们”主要代表人物,并概括“新民本”思想的基本特点。
2021-04-28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