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5 题号:596784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张之洞《劝学篇》


(1)材料一反映作者怎样的思想主张?(1分)他又进行了怎样的实践?
材料二世界之政有二种:一日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之政),二日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采一定之政治以治国民谓之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日君主专制政体,二日君主立宪政体,三日民主立宪政体。今日全地球号称强国者十数,除俄罗斯为君主专制政体,美利坚、法兰西为民主立宪政体外,自馀各国则皆君主立宪政体也。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立宪政体,亦名为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为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故各国宪法,皆首言君主统治之大权及皇位继袭之典例,明君之权限也;次言政府及地方政治之职分,明官之权限也;次言议会职分及人民自由之事件,明民之权限也……不知君权有限云者,非臣民限之,而宪法限之也……是故欲君权之有限也,不可不用民权;欲官权之有限也,更不可不用民权。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相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梁启超《立宪法议》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
材料三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摘自《苏联的共产主义》


(3)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为此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成效怎样?
材料四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摘自《邓小平文选》


(4)材料四中,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突出特点?这种观点与材料三有何联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材料二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一般而论,国家的干预和弥补,必须是在不损害个人的自由基础上进行的人性管理,因而大体上限于以财政货币手段刺激有效需求。

——摘编自何正斌《经济学 300 年》

材料三 1979 年撒切尔夫人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摒弃凯恩斯主义进而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付药方为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以滞胀经济为特征的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减少国家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职能,缩小工会组织对经济事务的影响,减轻公司和私人的税收负担,削减政府过于庞大的公共开支。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什么?谈谈你对材料中“退却”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凯恩斯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西方国家是如何实践这一主张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撒切尔夫人开出的“药方”。
2022-09-22更新 | 1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针对一些人迷信资本家的威力,不相信社会主义发展的可能行,甚至主张对国外私人资本作巨大让步,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成单纯的退却,列宁提出了批评,指出各种反对派既不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也不了解新经济政策的退却性质。在批评种种错误言行的过程中,列宁阐述了“战略退却”的性质和意义。新经济政策是不得已而实行的“退却”,“退却”是有原则、有限度的。

——摘编自张晓旭《新经济政策与列宁的社会主义观》

材料二   美国建国以来,一直提倡“自由放任发展”的传统思想,政府深信美国的经济制度是健全的,不主张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显然这与美国传统的“自由放任发展”的思想相违背。当1934年危机的严重形势稍有缓和时,美国国内便不再“把羡慕的目光投向莫斯科、柏林”,而是攻击新政会把美国带进极权制的深渊。不过,当最高法院在认识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势不可挡时,最终放弃了原有的主张。

——摘编自倪昕《罗斯福新政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做出“退却”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你从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中得到的启示。
2021-08-23更新 | 10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适时调整往往效果显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体现“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思想的经济政策是什么?试分析其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能直接“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的措施是什么?该措施除增加就业外还有什么重要作用?

(3)在材料三谈话精神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何新变化?

2018-07-05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