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 题号:597886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费孝通(1910-2005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到广西瑶山和江苏江村做农村社会调查,目睹了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形成“经世富民”思想。1936年,费孝通调查江苏江村的农民生活后,在《江村经济》里提到:“江村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工厂代替了家庭手工业系统,从而产生社会问题。最终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办法是增加农民收入,中国传统工业主要是乡村手工业,例如,整个纺织手工业本来是农民的职业,因此恢复农村手工业是根本的措施。”1981年,他在三访江村时指出:“我们不走把农民集中到城市里去发展工业的路子,而是让农民把工业引进乡村来脱贫致富。由大中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和部分设备,乡村提供土地、劳动力和部分资金,合作办中小型乡镇企业,成了一条双方有利的出路。

——摘编自李培林主编《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费孝通关于农村经济主张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费孝通关于农村经济主张变化的原因。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克伦威尔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无所不为,丑态百出,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这样,还能说克伦威尔是真正的革命者吗?他还能算是一个矛盾人物吗?

——蒋孟引《论克伦威尔》

材料二   陶行知(1891——1946年),安徽歙县人,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1926年起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2年创办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设想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影响下,积极宣传抗日,参加民主运动,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应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1938年8月,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们共赴国难。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同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培养出不少革命人才。并曾帮助一些进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据地。被毛泽东和宋庆龄等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作者评价克伦威尔的史实依据并指出在认识历史人物活动方面的不足之处。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价陶行知。
2020-02-07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   叶剑英同志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粉碎“四人帮”过程中,叶剑英发挥了重要作用。1977年3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提出让邓小平出来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容置疑。他还提出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有利形势,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地搞上去。在担任人大常委的工作中,主持通过了《告台湾同胞书》《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等一批重要法律。80年代,叶剑英提出和平统一祖国这种思路,并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民族统一的精神基石,唤起人民对祖国的热爱。邓小平在谈到“一国两制”时说:“叶剑英委员长对台湾问题发表了九点声明,虽然没有概括为“一国两制’,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

——摘编自陈弘君《叶剑英对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历史性贡献》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叶剑英对新中国的贡献。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叶剑英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0-01-29更新 | 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19年,司徒雷登担任燕京大学校长时,实行自由教学。坚持由学校自行聘请教师;按教授等级,中外教师同等同酬;对有名望、有真才实学者,登门拜访,高薪聘用。

1929年起,燕京大学正式设立了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总共有近20个系。它的毕业生活跃在中国的教育界、政界和宗教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司徒雷登亲自带领数百名燕京大学师生走上街头游行。

1933年,受美国总统罗斯福召见,听取他对中国时局的意见。

1946年7月11日,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同年,被国民政府授予杭州荣誉市民称号。

1949年8月2日,司徒雷登离开中国返回美国,随即退休;8月8日,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说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

1962年9月12日,司徒雷登因心脏病突发在华盛顿去世,终年86岁。

——摘编自乔治·马歇尔《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

(1)根据材料概括司徒雷登的主要教育思想、实践和影响

(2)根据材料简评司徒雷登。

2018-06-06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