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598155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的演说中宣布,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自由民主的西方和极权主义的共产主义的东方,由于共产主义从本质上讲是对外扩张的,所以自由世界必须建立起防护城垒,制止它的扩张。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杜鲁门总统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为此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股股新的力量”如何“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世界历史是一部各国、各民族彼此交融联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结束时,这些外国社会发明了新的产业和科学方法……西方的生产力飞速发展,他们决心把自己的国际交往标准强加给中国,必要时不惜一战。由此爆发的冲突挑战了中国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美)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二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欧洲的统治也迅速的扩大到全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7月4日在韩因首尔大学的演讲


(1)阅读材料一,列举18世纪晚期外国“新的产业和科学方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史实说明l9世纪中后期“中国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有何改变。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欧洲的统治也迅速的扩大到全球”?依据所学知识,回答16一19世纪西欧崛起的主要因素。
(3)阅读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试指出二十世纪主要大国之间“以利相交”“以势相交”的重大政治事件并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8-12-12更新 | 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1年6月,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会谈多日,不欢而散。6月15日,赫鲁晓夫发表广播电视讲话求“必须在今年”解决柏林问题,还威胁说,谁要用武力阻挠,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力量对比已经起了变化”,第二次柏林危机由此爆发。……随着柏林危机升级,大量文化技术较高的东德人逃往西柏林,西柏林人也涌入东柏林大肆抢购廉价的东德商品,东德政府面临生存危机。8月12日,东德政府做出加强边界管理的决定,规定东德居民出境需特别批准,当天夜里,东德军警在西柏林四周拉起铁丝网,只留几个严加控制的过境点,以后又筑起带有观察哨和火力点的混凝土高墙,这就是著名的“柏林墙”。

——摘编自孙力舟《遇刺50周年:肯尼迪总统与冷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林墙”修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柏林墙”修筑的影响。
2019-04-27更新 | 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后东西方冷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产物。战后和平政治取代战争政治,联结美苏同盟的纽带不复存在,从而使两国之间的斗争重新表面化和尖锐化。战后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为两国插手地区冲突提供了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说,战后初期两国的激烈对抗,是当时国际环境下的产物。同时,美苏两国领导人对于对方的认识有主观、不符合事实的成分,从而导致相互不信任和猜疑。

材料二   冷战结束之后,有人不断发表有关一场新“冷战”已经或正在出现的言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冷战结束后,导致冷战的基本前提条件即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但是,目前还不能说,人类已经超越冷战了。因为冷战的影响不是短时间所能消除的。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立、过于强调国家政治安全与军事安全以及“非友即敌”的观念等冷战思维,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思维”的主要表现及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2020-10-16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