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有学者认为:“农业文明行政体制驱赶下的工业化国家与工业文明国家的冲突是异常惨烈的,败退也是符合了文明竞争规律的。即便是在二战中左右逢源,善于钻阵营空子的苏联,也在冷战中衰亡,崩溃于一条腿走路下自身竞争力的无以为续。”材料表明苏联衰亡的主要原因是( )
A.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B.苏联的经济体制落后于美国的经济体制
C.体制与生产力水平脱节
D.苏联的改革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2022-07-14更新 | 1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在斯大林当政时期,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高价买进工业品;一五计划开始时,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提高了11%,消费基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则下降了11%,这说明苏联在斯大林时期(     
A.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B.全力应对世界经济危机
C.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进程D.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2023-01-21更新 | 22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大国崛起》中说:“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这段话评价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的工业化
D.斯大林模式
2018-03-22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