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亚洲觉醒”的先驱 > 孙中山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6111229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华盛顿与孙中山均崛起于民族危亡之时,历尽各种艰难险阻,终建成资产阶级共和之新国家,两者的宪法思想也贯穿于两国开创时期之始终。独立战争结束后,面对十三个州之间互相牵制的混乱局面,华盛顿在费城召集了1787年的联邦代表大会,制定了1787年的美国宪法。在就任总统职位之后,华盛顿时刻将自己的总统权限放置在宪法的权力框架之内,决不越轨。在他看来,“法律和政令不被遵守,或不能得到完全贯彻,反而不如不制定它们”。1911年武昌起义后,中国革命党人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作为临时宪法,采用了类似美国宪法的创制精神,否定责任内阁制,采用总统制的权力构架。1912年,孙中山等人根据大纲,仿照美国的宪政制度创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确立了以三权分立为原则、总统制为特征的主宪政体。但是在孙中山决定将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之后,参议院又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核心是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样做的原因是孙中山认为“未来总统之必须界诸袁世凯,……故设有国务委员负责之规定,以削减其权威,而预防其专擅”。

——摘编自王明明《华盛顿与孙中山宪法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华盛顿与孙中山宪法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上述宪法思想产生的原因。

17-18高三·云南昆明·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3]
【知识点】 孙中山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辽宁人,国民革命军将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他曾回忆说,自己和蒋介石吵得最厉害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内攘外”的问题。要说西安事变有什么秘密的话,最大的秘密就是这几个字。他是先安内后攘外,我是先攘外后安内。我认为共产党是中国人,他认为在中国能够夺取他政权的人,只有共产党。那我就不同了,夺取政权也好,不夺取政权也罢,中国共产党都是中国人。开始时我对国民政府有好感。我到南京后,大失所望。国民政府内部只有四个字:争权夺利。他们都不是为了国家。蒋介石的中心思想就是他自己,为我利益独尊。共产党与国民党正好相反,共产党有目的,他相信共产主义,所以他能成功。甚至于每一个兵,完全是一个思想——共产主义;他们经历了万里长征,剩下的这些人,可以说都是精华。国民党军队根本没有什么国家的思想。

——摘编自王海晨《张学良曾谈“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学良与蒋介石在内外政策上的不同。

(2)根据材料,简析在张学良眼中“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

2017-02-24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二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以众弃之!

——孙中山《同盟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平等观的核心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上台后为巩固“平等”所作出的努力。

(2)根据上述材料比较孙中山与拿破仑的平等观,并结合所学列举孙中山一生为实现“家给人足”所提出的方案。

2018-02-04更新 | 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解决农民的痛苦,归结是要耕者有其田。这个意思,就是要农民得到自己劳动的结果,要这种劳动的结果不令别人夺去了。……统一之后,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

——摘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

——摘自尚劝余《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与甘地经济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主张。

2018-11-30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