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2 题号:615664
从中国近代历史分析论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要求:论据充足,有条理)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北京是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下四幅图片见证了近代北京的历史。观察图片后,完成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依次说出以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用两句话来概括,你怎样认识这段历史?
(2)请你选择其中一幅图片,为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设计一个解说词:(要求:所写内容包括历史背景、简要过程和主要影响。)
2022-03-04更新 | 182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不少仁人志士把民主政治、民主国家的建设看成是只要努力就可以一举成功的事。第一种是“议会论”,以为只要建立像西方那样的议会,民主政治就会立即实现。第二种是“革命论”,认为一旦推翻了清王朝后,成立共和政府,建设民主的种种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中国就将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民主国家。第三种是“宪法论”,以为制定出一部民主宪法,便可以铲除封建专制势力结束军阀纷争的混乱局面,使国家迅速走上民主的轨道。

——徐宗勉《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几点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实质的民主,即国家权力归人民掌握,任何形式的民主都不可能创造真正民主。毛泽东就明确认为,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的现实社会条件完全不同于当时的苏联,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所以,中国的民主,不但不能采用欧美式的,而且也不能采用苏联式的民主,即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形式,而应该采用第三种形式,这就是基于各革命阶级联合的人民民主形式。

——林尚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实践》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形成结论。)
2022-02-21更新 | 193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些学者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画报》刊登的311个封面英模形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呈现出“同——异——模糊”的发展趋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文革”时期,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均呈现为积极进取的阳刚生产者形象,这时在性别气质上表现为男、女的“去性别化”,尤其是女性的“去女性化”。改革开放后,男女的性别气质开始分化,男、女分别按照传统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表现,呈现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相异。当下,在消费社会和市场化大潮之下,则显示出性别气质的多元化,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区隔已经变得模糊。

——摘编自刘天红等《社会变迁与性别气质变化——对<人民画报>人物形象的内容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实,以“社会变迁和性别气质变化”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11-18更新 | 1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