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617358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材料二“地理大发现”纪念碑(葡萄牙里斯本)。

材料三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地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在15世纪,欧洲人看到的世界主要有哪些地方?到16世纪这种看法改变了,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地理大发现”纪念碑为什么建在葡萄牙里斯本?

(3)“地理大发现”给人类历史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不论内外,尽归统属,则举留都各府县之河埠,细及米盐鸡豕,粗及柴炭蔬果之类,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将县无宁村,村无宁家,内外骚动,贫富并扰,流毒播虐,宁有纪极,此开辟以来所未有之暴也。

——(明)叶永盛《论税使疏》,见《续文献通考》卷十八《征榷一》

材料二历史著作把1600至1750年的这段时期称为重商主义时期……在对17世纪的重商主义作出的众说纷纭的解释中,这一概念的两个方面得到几乎所有人的肯定:重商主义包括经济民族主义的国家政策并且关注商品的流通,无论是贵金属的流通还是贸易(双边或多边)的平衡。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材料三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四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至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很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的原因?

根据材三指出清朝实行什么海外贸易政策?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该政策。

指出图中的①、②、③航线哪条是哥伦布的航行线?根据材料四的文字,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2017-05-24更新 | 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根据以下关键词,拟定一个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关键词:资本主义萌芽商业革命早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不少于120字。

2017-08-08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   16-17世纪的航海探险和建立殖民帝国使局限在狭隘范围内的地中海贸易扩展成为世界性的事业。意大利城市对东方贸易的严密的和狭隘的垄断已经彻底被打破。热那亚、比萨和威尼斯从此相对地默默无闻,而里斯本、波尔多、利物浦、布里斯托尔和阿姆斯特丹的港口船只汇集,商人的货物架上堆满了商品。除了东方的香料和纺织品以外,现在又有了北美洲传入的土豆、烟叶和玉蜀黍,西印度群岛的糖蜜和甜酒,南美的可可、朱古力,非洲的象牙等。从西半球大量运进白糖、咖啡、大米和棉花,使这些物品不再成为奢侈物件。海外发现和征服海外领土的另一个显著结果是贵金属的供应的增长。事实上,几乎要在五十年以后,从美洲运来的财富的影响才发挥出它们的威力。

——摘编自【美】伯恩斯、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指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对外贸易变化的特点。
2021-09-01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