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赫鲁晓夫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6194353
赫鲁晓夫工业改革的措施不包括
A.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B.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C.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D.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苏联粮食产量统计表,由此可知此时期苏联
时间(年)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产量(万吨)8520856010370125001026013470

A.新经济政策的成效显著B.粮食产量保持连续增长
C.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D.农业落后状况得以扭转
2019-12-21更新 | 2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53年苏共中央全会指出,“对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农业产量的增长,畜牧业的发展,土豆、蔬菜、长纤维亚麻、饲料谷物及其他饲料作物的生产都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为此而进行的改革不包括
A.实行粮食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B.鼓励垦荒和大面积种植玉米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D.允许个体家庭承包集体土地
2017-07-04更新 | 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他(赫鲁晓夫)想要同斯大林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他虽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可是他崇拜由这位创始者所创造的世界。他在改革过程中,往往是一只脚向民主迈进,另一只脚却陷入了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材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完全继承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尚未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
C.向民主化迈进是其改革的侧重点
D.主观主义是其改革失败的根源
2018-10-24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