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勃列日涅夫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6194357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改革陷于停滞的主要原因是
A.将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方面,人民生活改善不多
B.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
C.大国沙文主义和对外扩张政策
D.改革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早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腐败及苏联意识形态工作的失灵还有西方敌对意识形态的冲击和解构等因素,摧毁了民众对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表明
A.苏联共产党的腐败是苏联解体的根源
B.西方和平演变导致苏联意识形态混乱
C.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失败导致苏联解体
D.意识形态恶化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2021-07-18更新 | 1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
A.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B.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
C.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D.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
2018-06-01更新 | 3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极力批判“市场社会主义”,当时报刊文章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邪说”,它是“右倾修正主义”作为计划工作“民主化”向“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借口,实际上会使经济离开党和国家的政策。这表明,当时苏联(            
A.经济体制改革的停滞B.公有经济的衰败
C.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D.思想理论的僵化
2023-09-04更新 | 2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