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巩固 > 1787年宪法 > 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6335143
【制宪会议】

材料一:



【注:麦迪逊(1751年—1836年),美国宪法之父;林达中国当代作家】
(1)就研究美国制宪会议而言,以上四则史料中属于直接史料的是___________(不定项,填字母)。

材料二:《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一书中的叙述:

麦迪逊认为,组成一个好的政府的关键,是控制好权力。他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政府就根本没有必要……再构筑任管理人的政府时,最困难的是:你先得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能控制住自己。”……道理是对,可是,又怎样在“制度上”使这个“好政府”的权力,就恰到“好”处呢?在麦迪逊看来,这就是费城制宪会议要解决的问题。


(2)在麦迪逊看来,费城制宪会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麦迪逊政治主张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3)结合所学,简述费城会议取得的成果。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规划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之赐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本宪法。

……

(国会)不得中止人身保护状之特权……不得通过公民权利剥夺法案或追溯既往的法律。

一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

材料二第一条: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要求伸冤的权利。

……

第九条:宪法中列举的某些权利,不得被解释为否认或轻视人民所拥有的其它权利。

第十条: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美国《权利法案》(1791年美国通过的前十条宪法修正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会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的制定目的,并指出该宪法主要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修正案的基本内容,并分析这些修正案的作用。

2017-11-21更新 | 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雅典人有这样的观念:一方面,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另一方面,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如果某一个人威胁到甚至伤害到共同体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就不复存在了,个人的利益是从属于共同体利益的。

——《黄洋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   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3)材料三中所指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确立并通过自我发展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
(4)材料四主要体现了什么原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是如何划分的?
2019-12-13更新 | 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西方争取自由有两次壮举。第一次是14世纪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那是人们要从教皇那里争取人应有的地位。第二次是17世纪开始,涌现出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卢梭和伏尔泰以及美国的杰斐逊和潘恩等一批启蒙思想家。这些思想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总是以全社会总代表的身份和口吻,来宣传实际上当时只有资产阶级才享有的权利。西方关于自由有两句名言,一句是在《马赛曲》里唱的:“不自由,毋宁死!”另一句是罗兰夫人在断头台上说的:“自由,自由,几多恶行假汝之名以行!”(也译作:自由,自由,多少坏事都是以你的名义干的!)

——詹得雄《冷眼向洋看世界:西方民主的反思》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刚结束,美国便遭遇了一场“谢司起义(1786-1787),这引起了当时美国政界的恐慌,他们把所有的动荡都算在民主的账上,迫不及待地以法律和正义的名义熄灭民主之火。在此背景下,1787年,由包括汉密尔顿麦迪逊、莫里斯、梅森、格里、伦道夫等所谓“国父”在内的55位政治精英召开的制宪会议,成为对民主的声讨会,他们把“民主”这个词与“动荡”、“愚蠢”、“过分”、“危险”、“罪恶”、“暴政”等在一起。既然美国的国父们对民主很反感,他们当然不愿建立一个由众议院主导(或民意主导)的政体,而是通过各种制度设计来剧弱众议院的权力。一是分割立法权,设立上议院参议院),由最具有身份、地位与财富的“高贵人士”组成;二是赋予总统“帝国般的权力”,使他的政治地位高于议会,有人把美国总统看成是选出来的君主;三是赋予具有贵族色彩且不受民意影响的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立法无效。因此,人们天真地以为美国的两院制、三权分立是民主的象征,谁知道这种设计的本意正是为限制民主。

——尹汉宁《西方民主源流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争取“自由”的两次壮举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取得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的基本着眼点,并结合宪法主要内容予以说明。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自由”与“民主”的认识。
2020-05-22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