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636978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1700年至1840年间不列颠和欧洲男性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的比较情况

年份1700年1760年1840
不列颠男性劳动力就业比例
工业部门18.5%23.8%47.3%
农业部门61.2%52.8%28.6%
欧洲男性劳动力就业比例
工业部门12.6%16.9%25.3%
农业部门72.0%66.2%54.9%

——摘编自谷延芳《中古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特点一兼与工业革命时期的比较》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糅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播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元代黄道婆改善弹棉纺纱工具,棉品加工更上楼阶。明政府规定有地5亩以上的至少植棉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棉布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家和统治者通过殖民扩张,逐步支配全球范围内的棉花贸易。18世纪初期起,伴随着葡、荷、英等西洋商人从海路纷至沓来,中国的棉花经济体系,已不单纯是一个局限于中国境内的国内经济体系,而开始受到远离国境的异城影响。输华的棉花和由华输出的棉布成为西商的大宗贸易货物。“南京布”在欧洲成为时髦人的衣料,18世纪英国绅士的流行时装中就有使用中国紫花布裁制的裤子。19世纪20年代后,中国土布出口逐步下落。19世纪中期,英国工厂在全球寻找新的原棉进口供应地,加快了棉花的全球化历程,也进一步巩固了英国在全球棉花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摘编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至19世纪初期中国棉纺织业对西方商业贸易的影响,并分析英国在全球棉花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古代到近代棉花利用的作用。
2019-09-05更新 | 1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扬州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处于长江与运河“T”字型交汇处,沟通南北的运河要道和连接东西的长江是其生长发展的命脉所在。扬州居南北交通枢纽和明清两淮盐业中心的地位,使其成为沟通南北东西贸易的“四汇五达之衢”,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之一。四方舟车、商贾荟萃,商业高度繁荣。不仅如此,运河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国家政治、军事功能,从唐朝开始,扬州就成为东南漕粮转运京师的咽喉,一直至清中叶。为了保证漕粮能顺利运达京师,历代王朝都加强对扬州的统治,并不惜巨资和代价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以保证国家命脉——运河的畅通,从而也确保了扬州在漕运中的咽喉地位和商业、贸易的繁荣。

——何一民《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例》

材料二   曼彻斯特的真正崛起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事。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到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已达99家。自1780年后的四十年中,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也是原棉和棉纱的贸易中心。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最早被清政府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1866年)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织机万张,刻不停梭。每机二三张以一人司之。计自木棉出包时,至纺织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那时的曼彻斯特已从旧集镇发展为英国有数的大城市和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扬州和近代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古代中国扬州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扬州“衰”和曼彻斯特“兴”的原因。
2018-07-03更新 | 27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指资本主义从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向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从以农业占优势的经济向以工业占优势的经济迅速过渡。它包括世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经济、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

——摘编自庄解忧《世界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经济社会影响》

材料二   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若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国家,那么比利时就是第二个。不过,比利时的邻居荷兰王国直到19世纪晚期才参与工业化。荷兰和比利时一样也是人口稠密的国家。到1870年,比利时有着世界上最高效的钢铁生产设备。与此同时,荷兰仍处于农业占压倒性地位的时期,其工业部门致力于食品加工,尤其是用加勒比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的蔗糖、荷兰农民生产出来的甜菜来制造糖果。到19世纪末,荷兰牛奶加工企业向英国市场提供80%的浓缩牛奶和奶粉。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变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荷兰工业化起步较晚的原因。
2021-07-27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