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 中华民国的建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2 题号:652660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912—1913年中华民国制宪大讨论中;有理论家提出了“主权在国”理论。政治评论者就主权归属问题分成两大阵营:前清立宪派;如康有为、梁启超、吴贯因等都主张“主权在国”;革命党与亲革命党人士;如王宠惠、戴季陶等人主张“主权在民”。关于“主权在国”论与“主权在民”论在1913年制宪论证中的实践意涵;有人曾有如下勾勒:“主张国权者;必欲稍予大统领以节制权(即政治的职务);主张民权者;则欲厚予国会以节制权……主张国权说;则着眼于统一方面;注重政府;主张民权说;则着眼于地方;注重自治。”具体来说;“主权在国”与“主权在民”两大学说核心的差异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就行政与立法关系而言;前者重行政;后者重立法;第二;就中央地方关系而言;前者重中央集权;后者重地方自治。

—摘编自章永乐《清末民初的“主权在国论”》

请选择上述两派观点中的一种作为自己的观点;结合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状况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2010年11月19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表
城市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北京
票数56037779837114428
所占比例%37.4953.005.000.802.90

材料二:辛亥革命……为1912年的打了一个用血和铁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的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下放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
材料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遗训
请回答:
(1)广州、武汉、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城市,并说明你选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道,请你列举二项辛亥革命除旧布新、创立新时代的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中华民国政策的一个什么特点?请你分析它会产生什么影响?
(4)材料四“革命尚未成功”的含义是什么?“同志”们遵照孙中山遗训“努力”的表现是什么?请你分别举例说明。
2011-12-22更新 | 5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1660年的内战是英国近代史上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18世纪上半叶,有学派认为查理一世违背宪政原则,内战是议会为了维护宪法原则、保障个人自由而与国王晨开的一场斗争。进入 20世纪后,学术界从社会经济结构入手,对内战进行了新的诠释。主要观点有∶乡绅是乡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代表,在内战的爆发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内战是衰落的乡绅为挽救自身所做的自救运动;等等。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内战是英国从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关键,但也有学者认为内战是偶发事件,是一场误会。

———摘编自宫艳丽《另辟蹊径的英国内战史研究——读戴维·昂德唐的(狂欢、暴动与叛乱)》

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轰轰地声掀翻了清朝统治的败堂。在这历史转变的伟大时刻,革命派理应精诚团结,为共同应对旧势力的挑战,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而奋斗不已。但事实与之相反,革命派在涣散的道路上继续滑行。光复会依然奉行"分裂"的方针,攻击孙中山、黄兴,鼓吹"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把临时政府讽喻为"群盗鼠窃狗偷"。而同盟会方面又毫不相让,竭力保持自己在权力分配中的"正统"地位,甚至鼓吹采取非常手段对付对方。

-摘编自陈梅龙《蒋介石与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40~1660年英国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初期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中英两国近代反封建革命遭遇挫折的共同因素。
2022-01-09更新 | 3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由职业概念最初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体类似于英语profession一词,指需要接受高深教育及特殊训练,获得特定从业资格的专门职业,比如律师、医生、会计师、建筑师、工程师等。

—整理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中国近代最早的自由职业者是外国人,本土自由职业者是受西方影响逐渐出现的。不过初期阶段人数并不多,比如民国初期请领律师证书的律师共458人,1921年在上海获会计师资格开业者4人;随后自由职业者不断扩大,到全面抗战前,律师人数突破万人大关,全国登记的会计师人数总计有1488人。近代自由职业者群体形成之后,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成立了自己的同业团体,如律师公会,医师公会、会计师公会等。

—整理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自由职业者出现后发展的趋势。

2018-08-14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