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杰出的科学家 > 晚明科技群英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6615331

阅读下列材料:李时珍,字东壁,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徽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卒。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明史·李时珍传》

(1)概括说明明朝以前“医家《本草》”的发展情况。

(2)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对医药学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贡献?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取得重大医学成就的因素。

【知识点】 晚明科技群英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3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
2020-04-24更新 | 2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 明代科学家、政治家。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改庶吉士,迁赞善。从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学习西方数学、天文、水利、地理、火器等“有用之实学”,译成《几何原本》《泰西水法》诸书。四十一年,力主以西洋历法修正旧历,遭守旧势力反对,托疾离朝,自购田地,屯垦天津。四十七年,为抗击清兵侵扰,累疏自请练兵,遂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练兵通州。天启年间,遭阉党排陷,告病闲住,从事农业科学的研究和《农政全书》的编写。……光启博学强识,治学范围包括数学、天文、历法、地理、水利、火器制造等许多方面,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以几十年精力,潜心探究农业科学,总结中国历代农学著作和当时农业生产经验,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编著成科学巨著——《农政全书》。……著译达六十余种,主要有《崇祯历书》《测量法义》《勾股义》《九章算法》《徐氏庖言》等,多收于《徐光启集》之中。
——据古诗文网《徐光启》
(1)根据材料,指出徐光启从事科技研究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专注于科技研究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   张岱,山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凭借殷实的家境,张岱的早年在繁华享乐中度过,优裕的生活培育了他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诸般才艺。在参加科举考试屡屡失败后,张岱绝弃科举功名,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史学爱好。史学是张氏世传家学,张岱对司马迁、班固十分仰幕。明崇祯年间,张岱开始撰写明史巨著《石匮书》,积三十年之力撰成。他仿照《史记》“太史公曰”作“石匮书曰”,对其中所载人物、事件,或展开评论,或揭示立篇旨意,阐述书法义例。他在书中不仅对明朝君臣和学者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还对明朝的科举、盐政、漕运等制度的利弊进行了评说,从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角度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针对明末清初鼎革之际的社会现实,他还在书中专门设立一些传记,以表彰忠臣死义之士,宣扬忠孝节义思想。张岱成为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文化巨匠。

——摘编自夏咸淳《张岱:传统与新潮融会的智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岱《石匮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岱取得史学成就的原因。
2019-12-28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