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7 题号:66589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
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4、联合第三国际。
                                                               ——节选自《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共一大)
材料二       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的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统一,它在总结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共十五大部分删改)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45 年中共七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该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的主要依据。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21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柯尔斯基来到上海,与主持上海共产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建立了联系,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经过一系列筹备,19217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史19191949

材料二   1935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概括为:一是军事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指出“左”倾错误领导人推行的单纯防御路线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二是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问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摘编自章建刚《浅谈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2021-01-20更新 | 1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之后,在这场革命中接受洗礼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继续探寻救国救民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点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对中国共产党建设方面的启示。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被毛泽东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先进知识分子成长为信奉马克思主义者。19195月李大创把《新青年》六卷五号编样为《马克思研究》专刊,此外,还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而且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

——摘编自李步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2)根据材料二并分析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理由。
2022-01-03更新 | 13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摘抄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21723日,在这普通的一天,发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大事件。各地早期组织派出的13名代表,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石库门楼召开会议。……突然,一个陌生人闯入了会场,与会代表经过紧张的商议,决定易地去嘉兴南湖继续开会。

——摘编自曾成贵《锤头镰刀旗下》


(1)材料一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请指出“深刻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大事件”,并简析其意义。
2022-04-06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