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勃列日涅夫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6935411
有学者在研究二战后的苏联史时指出:“某位领导人的经济指导思想是改进计划,改善生产管理,加强物质刺激。"为此,他强调“稳定地发展重工业,在此基础上保证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据此可知,“他”的改革
A.以工业为主使军力得到较大提升
B.否定传统管理体制激化国内矛盾
C.以农业领域为重点冲击传统体制
D.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实现经济复苏
19-20高三上·河北邢台·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对苏联落后的农业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勃列日涅夫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这些改革
A.重点在事关民生的农业领域B.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面貌D.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2020-07-23更新 | 1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64—1980年,柯西金主持苏联政府工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被称为“新经济体制”的改革措施,重心在于解决行政命令方式盛行、企业缺乏自主权、企业和职工不关心经济成果等一系列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就。柯西金的改革
A.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完全解决了经济领域积弊
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部分继承了赫鲁晓夫改革
2019-06-08更新 | 3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苏联社会上开始出现政治上的“夜间人”现象。即白天在机关上班,处处注意与官方保持一致,夜间则过自己的生活:阅读地下出版物,交流政治笑话,与家人和朋友议论时政,抨击权贵,发泄对现实的不满。这一现象表明苏联
A.民主人道的新思维广泛流行B.苏共潜藏严重的信仰危机
C.斯大林模式下政治风气转向D.勃列日涅夫改革阻力重重
2022-01-20更新 | 1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