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7066347

儒家学说虽经多次变衍,但其基本宗旨仍一脉相承,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民本主义的凤凰扬起它强劲的双翼。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从逻辑关系看,前者是后者的哲学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政治延伸。

——摘自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

材料二   对于唐代儒学的兴盛,有两种现象可供讨论:

①时为秦王的李世民于秦王府设文学馆,广引南北硕学名儒十八人为学士,赡给丰足,轮番供值;即位之后,又精选天下文儒之士如虞世南、褚亮、姚思廉等,引入内殿,讲论经义,商讨政事。当时“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朝境内习儒谙经蔚为风气。

②高丽、百济、新罗等,亦遣派子弟请入国子学随名儒晓习经籍。由于新罗等在各方面都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西方汉学家常视之为唐朝的微型翻版。在19世纪西方影响传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王家范《大学中国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述春秋战国时期民本主义在儒家学说中的体现。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阐述:①“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出现的条件。②“高丽、百济、新罗等,亦遣派子弟请入国子学随名儒晓习经籍”的影响。用一句话概括唐文化的特点。

【知识点】 儒家解读 唐太宗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董仲舒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是什么?
(3)概括材料三中关于儒家思想地位的观点。
2019-04-14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大学者伏尔泰说:“我在东方找到了一位智者——孔子,他的书中全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二   中国最古老、最有权威的儒家典籍《五经》,之所以值得尊重,被公认为优于所有记述其他民族起源的书,就因为这些书中没有任何神迹、预言,甚至丝毫没有别的国家缔造者所采取的政治诈术

——伏尔泰《风俗论》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伏尔泰认为孔子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2023-10-20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一系列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请回答: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在改造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依据材料三说明三大思想家共同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政治和经济背景。
(4)儒家思想历经数千年,虽多次经受冲击,但仍流传至今。根据你所学知识,试分析其原因。
2020-11-18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