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719014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40—70年代亚洲重要外交活动简表

时间活动

20世纪40—50年代
美国扶蒋反共,扶植日本,以遏制苏联.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的政策,与苏联建立同盟。日本追随美国,联合对抗苏。印度在美苏间周旋,同时与美苏发展关系。

20世纪60年代
印中关系日趋紧张,1962年发生边界冲突。美苏竞相向印度提供武器装备,扩大军事合作。中苏关系日趋恶化。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进入核国家行列。

20世纪70年代
70年代初,苏联推行全面进攻战略,拉拢越南对抗美国,遏制中国。在印巴战争中支持印度,印度由此疏远美国。美国实力相对减弱,深陷越南战争泥潭。中美关系走向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上海公报»。日本在1968年成为西方阵营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70年代初,日本推行“多边自主外交”。

1972年,中日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据徐天新沈志华«冷战前期的大国关系——美苏争霸与亚洲大国的外交取向(1945—1972)»

从上表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之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方面是晚清王朝死守“闭关锁国”政策的恶果,另一方面也迫使中国由“朝贡体系”向“条约体系”转变,中国外交体制开始了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近代中国逐渐调整、变通、改革传统外交观念,接受、适应与运用西欧国际观的历史变迁过程。在这一转变中,一方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加深,民族危机愈发严重;另一方面,随着“朝贡体系”瓦解,清政府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逐渐频繁,对外认识也愈发加深,外交观念亦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外交政策更加务实,乃至出现了专职的外交机构,这一切都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

——摘编自王琦 李翔《晚清中国外交体制变化发展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里,为应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威胁,中国政府及时宣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通过与苏联的结盟和争取广大“中间地带”来维护新中国政权的政治安全,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建交过程中把“一个中国”原则作为基本前提和国际合作的政治基础。1979年以来,中国外交任务转变为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关系。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由之前的侧重政治上的互利变为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维护国际利益的前提和首要任务。为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确定了“大融入”的战略取向,把“入关”和“入世”作为最重要的外交任务之一。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中国外交开始注重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全球治理平衡相结合。

——摘编自郭树勇《试论70年来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外交由“朝贡体系”向“条约体系”转变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与1979年以来外交重点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9年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产生的重要作用。
2022-05-29更新 | 2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中国历史上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往来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新中国仍然尽量利用历史关系积极发展对外贸,以促进国内经济的恢复。“内外交流”是新中国的基本经济政策,中国对西方的大门并没有关闭,中国不愿意在立足未稳的时候,在国际上树敌。

——摘编自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小丛书: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材料二   后来的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政策尽管都包含着维护国家主权的目的,但也成为一些周边亚洲国家对新中国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1951年朝鲜战争局部化的趋势出现后,中国领导人在2月间认为,经济建设成为中国的“中心任务”,经过22个月的准备,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在此形势下,过于突出意识形态的外交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摘编自牛军《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历史含义》


(1)根据材料一,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内外交流”基本经济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年后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和具体表现。
2023-05-10更新 | 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为何春超、张志、张季良编著的《国际关系史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从和平走向对峙(1945年——1949年)

第一节战后初期国际政治力量的变化与组合

(1)二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对战败国的处置

(1)五国和约

………

(3)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和民主化改革

第十二章新中国的成立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年)

(1)中国革命胜利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第十三章两大阵营的斗争(1949——1955年)

(1)美国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活动的加强

①美国武装占领台湾

………

④美国扩大印度支那战争

(2)围绕西欧展开的斗争

……

——《国际关系史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内容,都要求进一步补充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7-09-01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